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習慣于不斷地查看手機,對信息作出快速反應。不知不覺中,科技產品逐漸綁架了用戶的注意力。有研究人員指出,這是因為數字設備的軟硬件產品使用了大量的策略來保持用戶的點擊和參與。 信息科技產品為何追求吸引人類的注意力?其實,這是人類經濟空間擴展的必然。隨著各國收入的增長,人們的需求也從以物質需求和社會需求為主,向更強調心理需求方向發展。心理需求的空間,是意義的空間。意義又以符號為存在方式。信息科技主要作用于符號體系,在滿足心理需求方面有先天優勢。 注意力是心理需求的入口,數字媒介通過對符號的高效處理,比傳統介質在吸引注意力方面更有優勢,使注重心理需求的新一代用戶規模迅速擴大,也把收入提高后的老一代用戶的潛在心理需求挖掘出來。互聯網企業通過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戶或消費者的注意,培養潛在的消費群體,從而獲得最大的未來商業利益,這就是注意力經濟,是科技帶給經濟的一項重要創新。 流量為王,一度被認為是互聯網的法則。但現在,這一趨勢遇到了瓶頸。一些科技產品賺夠了眼球,卻沒吸引住用戶的心,導致用戶的信任度和滿意度下降。據美國一家非營利組織2018年年初的一項調查顯示,雖然美國青少年現在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率越來越高,但超過2/3的人認為社交媒體對其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甚至不少人希望“回到沒有社交媒體這種東西的時代”。 問題的癥結在于互聯網科技產品的內容相對膚淺。就好比相對成熟的音樂、影視等娛樂產業,同樣需要吸引眼球,但明星的持續成功靠的還是實力,人們回味的還是那些打動人心的經典作品。現在的注意力經濟看著很熱鬧,但沒有把握住人們深層次的心理需求,抓住人們的心,比如追求美好生活、實現社會價值等人生意義,所以很難贏得人們的信任,產業的經濟效益就會喪失可持續性。 突破現有瓶頸,關鍵是兩點。縱觀注意力經濟行業和整個科技界,人才幾乎都來自理工科專業,鮮有研究人文學科的,造成全行業知識結構不合理。因此,科技界若能引入文化藝術界的人才,實現科技與人文的融合,有助于使科技發展變得更有人文關懷。此外,要注重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所信息化與網絡經濟室主任)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