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購物狂歡剛剛過去,隨著快遞員快馬加鞭地奔波,“剁手族”們斬獲的“戰利品”也陸續到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快遞員有了喘口氣的空當,因為新一波快遞潮緊隨其后——退貨潮。根據新修改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網購七天無理由退貨”條款以及《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買家們或因商品質量差,或商品與描述不符等理由要求退換貨。近日,記者走訪了各大快遞點,并采訪相關部門,探訪這波退貨潮背后的故事。(11月20日《泉州晚報》) 雙十一“退貨潮”是一面多棱折射鏡,凸顯和折射的是隱藏在電商經濟背后的眾多“電商經濟病”,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首先是消費者身上的“病”。一些消費者之所以退貨,一是利用了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賦予網購消費者“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權利,合法且隨意退貨;二是一些消費者一時沖動消費,事后冷靜反悔而退貨。這顯示了不少消費者在誠信交易、合理消費、理性消費方面還存在問題和不足。 其次是電商身上的“病”。據報道,消費者之所以大量退貨,與一些經營者不實宣傳有著很大的關系。比如一些電商為了讓消費者感覺物美價廉,對商品圖片進行了技術處理,或者宣傳夸大其詞,消費者一旦發現實物與宣傳存在明顯差距,就會有被欺騙的感覺,從而退貨。 再次是配套服務的“病”。快件之所以被退回,也與快遞的分揀、運輸、遞送過程中因為野蠻分揀、運輸造成商品變形、損壞等有關,而這凸顯了快遞服務經營不文明、不規范等弊端和不足。 最后是多重監管的“病”。快遞服務存在的違法經營、不文明配送等,與相關主管和監督部門的監督處理不及時、不全面、不到位,有著內在聯系。 我國電商經濟近些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要認識到,“退貨潮”是給我國電商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各種“綜合病”亮起的紅燈。只有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并采取得力措施,從小事改起、從平常做起,一點一滴加以完善,我們的電商經濟的好勢頭才能保住,才能集聚不斷向好的發展動力。 |
相關閱讀:
- [ 11-07]整治網購亂象亟需形成社會合力
- [ 10-30]“銀發族”成為網購新力量的啟示
- [ 10-27]網購食品監管不應止于先行賠償
- [ 09-27]政務服務熱線也需要“網購式評價”
- [ 08-09]給網購“志愿證明”戴上緊箍咒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