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正在或即將“觸網”的孩子得到系統化、針對性的網絡素養教育,讓他們有更強的辨別力、自制力、選擇力,能夠在規范學網、適度“觸網”、科學用網中趨利避害,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兒童“觸網”年齡越來越小,3歲玩微信,7歲會網購,14歲網絡技能已全面超過父母。第四屆廣東省網絡安全宣傳周青少年日主題活動——廣東省少年兒童網絡安全論壇近日舉行,論壇上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揭示了當前兒童“觸網”低齡化的現狀。 讀罷這則新聞,想必不少人會驚訝于兒童“觸網”之早,然而,仔細想想,其實也不必驚訝,因為在如今這個網絡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網絡不僅是家庭的標配,也是社會的“第二空氣”,越來越多兒童接觸網絡、從中找尋屬于他們的快樂,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誰都不想落后于時代。在這個賣菜大媽們都能熟練運用微信、支付寶功能的時代,恐怕不會有哪個家長談“網”色變,設法隔斷孩子與網絡的聯系,更多的家庭會選擇積極教孩子掌握電子產品的使用方法和上網的基本技能。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觸網”越早、用得越好,是孩子接受能力、學習能力強的表現,何況孩子還可從網上學到知識、提高心智。 對兒童“觸網”低齡化,應當正視、不抵觸,不能漠視甚至放任。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任何事情也都該有個度。網絡世界在色彩繽紛、充滿樂趣的同時,也魚龍混雜、暗藏風險,不少自制力稍差的成人都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何況辨別力、自制力更差的孩子們?孩子視力下降、迷戀網絡游戲,甚至瀏覽不健康信息、被網上欺詐等現實案例比比皆是。 眼下,讓孩子們有選擇地瀏覽、使用網絡,控制他們“觸網”的“度”,家庭、校園和社會的監護必不可少。而在外部監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從小就知曉“網絡有風險、上網需謹慎”,讓他們懂得自我保護、學會自我監護。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網絡素養教育不能是“低洼帶”,甚至空白區。 隨機的零敲碎打式的灌輸或勸阻,效果恐怕不理想。在兒童“觸網”低齡化的新形勢下,不妨讓網絡素養教育正式走進學校、課堂、課本之中,即使在幼兒園、學前班階段,都該有這種制度安排和教育“標配”。這不僅是形勢和責任所需,更是社會和家庭的呼喚。讓正在或即將“觸網”的孩子得到系統化、針對性的網絡素養教育,讓他們有更強的辨別力、自制力、選擇力,能夠在規范學網、適度“觸網”、科學用網中趨利避害,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期待相關部門能重視這一問題,加快研究論證步伐,跟緊兒童“觸網”低齡化形勢,讓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承擔起網絡素養教育的責任,為孩子們網中成長撐好“保護傘”、握好“方向盤”。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