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宣布,36種藥品經談判成功正式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范圍。據悉,這36種藥品多為高價剛需藥,談判后的醫保支付標準與2016年平均零售價相比平均降幅達到44%,最高的達到70%,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將大為減輕,也兼顧了醫保基金的負擔能力。(7月20日《人民日報》) 高價剛需藥的特點,一是價格很高,以致很多患者無力負擔;二是剛性需求,某種病非得用某種藥,往往沒有理想的替代藥品。可以想象,這兩個特點加在一起,對于很多患者是多么痛苦無奈的事情:常用用不起,不用又不行。 面對高價剛需藥,醫保同樣左右為難:將其納入醫保藥品目錄,醫保基金支出可能承受不了;不將其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便只能眼睜睜看著許多患者用不起藥、治不起病。 通過政府部門與藥企談判,將高價剛需藥的價格降下來,然后將其納入醫保,這恐怕是化解難題唯一可行的辦法。 實際上,政府部門在談判中擁有強大的優勢,這個優勢不是手中的權力,而是巨大的市場——某種藥品一旦被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就意味著患者使用這種藥品可以報銷,其銷量必將大幅度上升。中國有十幾億人口,這個巨大的藥品消費市場,使得醫保藥品目錄成了藥品銷量、企業利潤的最可靠保證,成了藥企夢寐以求的膏腴之地。此次36種剛需藥品以大幅度降價換取進入醫保藥品目錄的機會,正是政府部門在談判中充分利用市場優勢所取得的成果。 通過談判壓價,將剛需藥品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這種辦法可謂一舉三得。其中受益最大的當然是患者,他們使用這些藥品的花費不僅比以前便宜很多,而且還能報銷70%多的醫藥費,患者個人負擔將大大減輕。從這個角度看,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而醫保藥品目錄的擴容,無疑是政府公共衛生保障水平、民眾醫療衛生福利水平提升的一個顯著標志。 相關藥企當然也是受益者。雖然藥價降低了不少,但這是“以價換量”的明智選擇,或者說是“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藥品被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意味著藥業擁有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將給企業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市場和政策支持。事實上,此次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充分體現了政府對醫藥創新的重視和支持,西達本胺、康柏西普、阿帕替尼等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藥品全部談判成功,被正式納入醫保藥品目錄。 “藥品降價入醫保”也兼顧了醫保基金的負擔能力。相關藥品大幅度降價,使其被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成為可能,同時也相當于節省了醫保基金支出,提高了醫保基金支出效率,達到了“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的目標。這是我國首次開展藥品目錄準入談判,相信將來這樣的談判還會繼續開展下去,并且向其他領域推廣。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