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一鍵禁玩”?認真你就輸了
2017-04-12 09:31:3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禁玩神器”其實沒多大作用 從技術上看,“一鍵禁玩”的功能遠沒有強大到無所不能的地步,只能支持綁定兩個賬號,至于小號或者其它賬號,它是無能為力的。而從孩子沉迷于手游的原因來看,游戲內容好玩固然是重要原因,但這又何嘗不和孩子自身的原因以及家長的教育方式密切相關? 有人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然而中國城市親子陪伴調查顯示,七成中國父母沒有時間陪孩子,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兒童與手機、ipad為伴。缺乏了親情陪伴,孩子怎可能不在手游中去尋找樂趣?而在家長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又有多少家長是一心一意、全心全意的?調查結果同樣令人震驚,有八成的家長會在陪伴孩子的時間里刷微信、逛淘寶、打電話、跟其他人聊天等等。耳濡目染,孩子怎可能不愛玩手機? 說到底,未成年人沉迷于游戲的責任在于家長,在于家庭教育。因此,要根治“手游病”,就要釜底抽薪,就要從家長入手,從家庭教育入手。與其指望游戲公司推出的“一鍵禁玩”的功能,不如反思一下我們的家庭教育。當家長在陪伴中給孩子以親情,在溝通中告訴孩子其中的利害關系,在引導中使其走向該走的路,如此,孩子還會沉迷于手游嗎?[詳細] “一鍵禁玩”不過是廣告效應 禁玩系統看似補上了避免青少年沉迷游戲的短板,但無論從試驗效果還是公眾反應來看,“一鍵禁玩”更像是這個游戲廣告或整個游戲平臺的加強版廣告,重點不過是在保持熱度、博得關注的廣告效應。 “榮耀”也好,“農藥”也罷,游戲出品方的責任和質量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還是在于玩游戲的人。說實話,這個話題并不新鮮,近幾年在圍繞兒童玩電子游戲、大中學生禁止手機進課堂時屢屢引發討論,說明“游戲癡迷者”并不單獨存在于孩子們之間,任何年齡段都可能出現這個問題。其實,電子游戲并非一無是處,可以訓練思維反應、手眼協調能力,培養團隊意識、緩解緊張情緒等等,但任何“玩具”一旦陷入過度依賴、沉迷的泥沼,便會產生諸多不良后果。這并非網絡游戲獨有。 故而,真正的“成長守護平臺”不在于禁玩系統,而在于家長、學校和社會都積極行動起來,有關部門要強化網絡監管,對于一些誘導青少年行為失范的網絡游戲要堅決清除,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加強對青少年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對是非、 美丑、善惡的判斷能力;更重要的是老師和家長要強化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關愛,和他們平等交流,真誠溝通,做孩子們的好朋友,當孩子們與親情和關愛越近,自然會和游戲的癡迷拉開距離。[詳細] “成長守護平臺”不妨從實名制入手 諸多的事實表明,在從環境上進行隔離的基礎上,再輔之以說教,才是最好的方法。更何況,《王者榮耀》等游戲提示,面向16歲以上玩家。這也相當于電影中的“分級”,意指只有達到了一定年齡的孩子,才能把游戲與歷史區分開來,不致他們對歷史的誤解。所以,即便是對16歲以下孩子完全禁玩,并非不合適。 既然如此,那又該怎么辦?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也并不難。辦理手機號,現在是實名制。也就是說,孩子們只有憑家長的身份證才能辦理手機。如此,家長們只要真實呈現機主身份,“成長守護平臺”禁玩系統就應接受家長的一切限制,不應限制幾個帳號,包括其關聯小號。如此,一切問題即可迎刃而解。此外,還可以游戲中推行實名制。 在現實的網吧管理中,就是采取的類似制度。只要身份信息不全或達不到年齡,一律謝絕。事實表明,這一制度還是有成效的。“禁玩神器”的出現,一方面體現了騰訊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也表明,只要相關游戲平臺愿意承擔社會責任,不見利忘義,真正拒絕孩子們沉溺于網游、手游,完全是有可能的。 騰訊已經邁出了一小步,希望這步子能夠邁得更大一點。也希望,更多的手游,能夠跟進。對于監管部門來說,則是必須出臺措施,把企業的自覺行為變成法律規范,并加大監督力度。如此,為未成年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是可以期待的![詳細] ? ?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