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現金社會”也需要“紙幣式溫存”
2017-03-29 17:14:5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出門“不帶錢”,交易“無紙化”。“無現金社會”的好處自不待言。往小的來說,日常生活中乘個公交、買杯飲料,不必再為有沒有零錢而煩惱,帶個智能手機便可一刷搞定;講大的作用,電子貨幣不僅降低了交易成本,無需儲存印制太多鈔票,流通貨幣的計算更加容易,且在打擊洗錢等金融犯罪方面,也益處頗多,越發受到各國政府的青睞。 不過,“無現金社會”美是美,“紙幣式溫存”也是不可缺的。一味推崇極致的“手機化生活”,結果也可能失之偏頗、事與愿違。 應該說,“無現金社會”并非意味著要消滅現金。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代表建言推動“無現金社會”的到來,支付寶官方更是表示,中國將在5年后成為“無現金社會”。然而,“玻璃大王”福耀玻璃集團掌門人曹德旺則持有不同觀點,認為“無現金社會”是一個大趨勢,但如何實現、何時實現,還要很長一段時間。關于“無現金社會”何時到來之爭,這里有個標準差異的問題;其實人們更需認識到,無現金支付與紙幣式交易,是并行不悖的,而非“水火不容”。 “無現金社會”值得因勢利導、積極推動。事實上,目前許多城市和地方“手機化生活”的日益便利,已然說明“市場之手”的強大力量。但正如研究者所言,一方面,由于用戶行為的偏好,并不是所有貨幣持有者都能接受、使用電子化交易;另一方面,在開放的虛擬網絡下,技術上的安全隱患仍然存在。交易記錄雖可追溯,但也易被篡改。 “無現金社會”也需要“紙幣式溫存”。電子貨幣的每一筆交易都能被追蹤溯源,從而引發了個人隱私易受侵犯的討論。在一些國家和地區,貧民、攤販、小商家之類沒有能力在銀行開戶轉賬的人,就會受到“支付新潮”的嚴重排擠。同理,我國有將近14億人口,但是百分之六七十生活在農村。再考慮一下老年人的接受習慣和能力,急于求成的“無現金社會”并非一種上策。 我們樂于期待無現金支付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支付方式,但也不必嘲諷或盼著傳統紙幣交易“無地自容”。有消息稱,英國人已經想到,拒收紙鈔和零錢的數字化支付,某些方面是方便了,但民眾口袋再沒有零錢留給乞丐、街頭賣藝人、攤販和教會奉獻箱了。這,何嘗不是“紙幣式溫存”的思考所在。 |
相關閱讀:
- [ 03-14]網絡安全是“無現金社會”的前提
- [ 03-13]“無現金社會”網絡安全須給力
- [ 03-08]無現金的背后,是整個城市的脫胎換骨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