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讓春運有了新常態
2017-02-07 15:10:2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筆者家就住在當地火車站附近,每天上下班都要路過幾回,春運期間也是如此。和往年稍有不同的是,今年這個華東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的火車站,它的站前路面是人車暢行,擁擠和堵車的現象難覓,這在往常真是無法想象的。 是春運人流量下降導致火車站“門可羅雀”?顯然不是。從權威數據來看,今年春運期間,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量3.56億人次,同比增長9.7%。今年鐵路在節前、節后的日均運能也將分別增長7.5%和7.1%。火車站和人流量“背離”的情況,似乎有些不對稱,但打開手機APP,倒是可以找到答案。 在我的打車軟件順風車那個欄目里,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大量告示單要去往城市另一端的高鐵站。現在,國內高速鐵路的總里程已經達到了2.2萬公里以上,高鐵作為鐵路客運的供給側改革的著重點,已然扛起了“半壁江山”。今年,這種新常態的越發明顯,也讓原本春運“看人山人海”的老火車站倒顯得有些“年味不足”了。 前幾天,央視新聞聯播也談及了春節消費折射供給側改革成效的內容,其中就引用了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除夕到正月初六,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840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了11.4%。從擠傳統集市、逛年貨展銷、淘大型百貨商場,人們在春節中利用消費來獲得節日的感知。這也是市場供給側改革帶來更多個性化選擇的結果。由它衍生出來更多貼心便捷的服務,正在給經濟社會生活帶來勃勃生機。而交通出行作為春節的基本保障,其對供給側改革的檢驗力更加明顯。 之前,對于高鐵能否成為客運主流,社會一些聲音還是持保留意見,這其中還是對消費成本支出的考量。但,這個春運高鐵上座率火爆已然證明,旅客在出行消費方面,更愿意與能提供更高品質服務進行對接。這種真正意義上的“用腳投票”,也凸顯從交通運力粗放式供給,到現在“中高端供給”,旅客和鐵路雙方都在主動適應對方的需求變化和日益升級,從而在其中找到自己所要的。 當然,高鐵成網還僅僅是出行供給側改革“剛性結構”的開始,更重要的,則是服務升級的“軟性加強”。鐵路要優化客運產品結構,就要全面提高鐵路服務質量,這是“水漲船高”的能量變化定律,也是供給側改革的題中之義。鐵路要做好此般修行,才能從“走得了”到“走得快”,最終到“走得好”。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