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有償搶票是否合法,焦點在哪兒?
2017-01-06 08:03:07?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爭論搶票軟件的合法與否 容易陷入認識偏差 “搶票”軟件產生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到底在哪里?其實,問題產生的源頭,依然在于鐵路部門的運力有限,購票平臺存在短板和不足支出,從而為“搶票”軟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假如,鐵路部門的12306網絡購票平臺有序規范運行,并不存在網速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公眾則必然會對其信任有加。反之,當網絡購票平臺無法提供周到的購票服務,必然會讓一些乘客被迫選擇“搶票”軟件,甚至接受加價、強搭保險等不公平的要求。 車票資源稀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卻不能以此成為購票系統存在瑕疵的借口和理由。相反,面對層出不窮的“搶票”軟件,鐵路部門應該認真反思弊端和不足,并通過針對性的方法進行補救和完善。票源不足的背后,必然會放大公眾對公平性交易的焦慮,若是每個人都能在公平有序的環境下購票,這種焦慮則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如此之下,作為官方平臺,面對其他軟件對官方網絡平臺的技術“滲透”,應當保障網民的平等購票權,通過相應的技術支持來加以防范,從源頭上避免出現不公平情形。 過度的爭論“搶票”軟件,并不會解決問題,最關鍵的則在于如何做好網絡購票平臺的優化和升級。從這個方面而言,只有做強官方的網絡訂票平臺,才能打造公平透明的購票環境,為公眾提供一個有序、清朗的訂票空間。[詳細] 有償搶票是火車票銷售市場化的一種嘗試 對于刷票軟件到底是服務神器還是網絡黃牛這個問題,可謂見仁見智,不一而足,其實仔細想想,這種購票方式何嘗不是一種時代進步,是鐵路市場化趨勢下的一種有效嘗試。 首先,將有償搶票視為網絡黃牛,并不準確,甚至有些牽強,一方面,有償搶票和黃牛有著本質區別,黃牛是自己購票然后加價進行倒賣,在這個過程中,火車票的所有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也就是說,黃牛是用自己的身份購票,然后再進行轉賣,購票時的信息并非乘客的信息,而有償搶票則不同,在實名制的背景下,搶票者是先獲得了乘客的信息,然后再用乘客的信息去搶票,這種過程,雖然搶票者進行了加價,但是其的確付出了勞動,而且車票的所有權并沒有發生改變,自始至終都是乘客所有,搶票者只不過是幫助乘客購票而已,最多算是一種代購行為,并不能視為倒票行為,和黃牛有著本質的不同。因此,將有償搶票視為網絡黃牛,有失偏頗。 再者,這種有償搶票為何存在?一方面因為市場有需求,另一方面也與鐵路封閉式的售票系統不無關系。長期以來,火車票銷售都只是鐵路部門的事情,不管是在窗口購票,還是網絡訂票,這些行為都有屬于鐵路部門的銷售通道,并沒有交給市場去進行,這種壟斷銷售不僅限制著公眾的購票渠道,也加劇著購票難,更不符合市場需要。飛機票早已實現了市場化銷售,而火車票卻仍然處于封閉式銷售模式,如今這種有償搶票行為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這種長期的壟斷,通過搶票然后再轉賣給乘客,是一種票源再分配,可以視為是一種售票行為的市場化嘗試。再說,存在即合理,有償搶票之所以存在,與公眾的需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這種模式有著其積極的意義,不能全盤否定,更不能一棍子打死。 作為鐵路部門應該意識到有償搶票的積極意義,不妨“將錯就錯”,順勢而為,嘗試開放售票平臺,像飛機票那樣,將火車票銷售交給市場,打破壟斷形式,引入競爭機制,采用市場化銷售,這樣不僅可以體現公平,也可以緩解購壓力,破解購票難題,何樂而不為? [詳細]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