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當然是可恨的,理應嚴刑峻法予以打壓,但無論怎樣打壓,恐怕也難以絕跡,同時,上當受騙的老人也還會存在。上當的老人并不可恨,但作為子女,因此責怪老人的卻不在少數。其實,把這事看透了,釋然以待,未必不是好事。試想,人總有糊涂的時候,難免上個小當,沒什么大不了的。 老年人在子女的孝心需求方面,其精神層面的需求更勝于物質的需求。所謂精神需求就是希望子女多與自己溝通、交流,使自己的生活充滿親情。在生活中,老年人還需要子女的尊重和善待,希望子女能充分尊重自己的生活選擇。所以說,做子女的要處處尊重老人,甚至對老人的一些缺點,子女也要多寬容和諒解。孔夫子有個很有意思的觀點,他說,有些人講孝,就說我很孝的,我給父母吃了什么、穿了什么。這不叫“孝”,這叫“能養”。不了解老人的精神需求,就不可能孝到點子上,孝的要義是“順”。 家父身體一向較好,沒啥大的毛病,但七十多歲就有點糊涂了。雖然識字不多,但能看得了報紙,堅持每年訂報,每天看報。大塊的文章是不看的,主要瀏覽保健信息。今天買“耳聾丸”,明天買治療儀。隔三差五,不是買藥品,就是郵購器械,反正離不開“延年益壽”的東西。真正太貴的東西,他也舍不得買。我當然知道那些東西不中用,但又說服不了。后來一琢磨,反正這些東西雖無益處,但也不傷身體,只要用得心里舒坦,不就達到了消費的目的?人既然糊涂了,就得按糊涂的辦法來辦。只要老人開心,啥都有了。家父84歲生了場病,一病不起。彌留之際非常自信的說:我要不是天天堅持鍛煉保養,哪能活到今天。老人家有此感受,花點騙銷誘銷的錢,也不算虧。 生理退化、心理弱點、騙子狡詐,多種因素決定了老年人在生活中成了地地道道的弱勢群體。老年人被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內心寂寞,溝通的愿望得不到滿足。家人在得知老人被騙后,應引導老人正視自己被騙的遭遇,幫他們分析被騙的原因,沒必要也不應該過度責備。 |
相關閱讀:
- [ 05-27]高考戰袍保健品,能保證“帽子”不落地嗎?
- [ 05-19]老人花費百萬買保健品是誰惹的禍?
- [ 05-14]老人癡迷保健品不能全賴“精神寂寞”
- [ 03-20]誰來拯救被保健品忽悠的老人
- [ 04-28]保健品“遺產”中的親情遺憾
- [ 04-28]“9萬元保健品遺產”背后的尷尬
- [ 04-27]保健品何以亂招迷住老人眼?
- [ 04-27]保健品成“遺產”并非一個老人的悲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