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真沒必要再“打補丁”了,而是徹底打破“選貧困搞直補”的老方式,由“扶窮”轉向“濟困”,由學校篩選發放轉向學生如實申請并擔責,并加大信息公開力度。】 日前,華中農業大學有學生反映,學校在評定貧困生助學補助的標準中增加了一項食堂消費考核,女生中晚餐的消費要低于6.2元,男生要低于7.2元,否則就可能會被取消已經認定的貧困生資格,相應的助學金也將被取消,此舉引起熱議。 “貧困生就不能吃好點嗎?”這是學生們普遍的質疑。與此同時,還有人翻出過去一些學校的“奇葩”貧困生標準:不能報考駕照、手機不能超1500元、不能有平板電腦、手表和化妝品不能超二百元……這些標準,從學生的角度看來,簡直就是對個人生活的粗暴干涉。 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站到學校的角度就會發現,苦衷同樣不少:手里不掌握學生家庭的實際財務信息,也不可能去每個學生家里調查,只能通過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判斷其是否真的貧困。就華中農業大學的這一規定來說,盡管從情感上有點難以接受,但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用世界通用測評貧困的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來測評貧困生。 從我上大學那時起,貧困生補助就是校園里的熱議話題。十多年過去了,關于貧困生造假,貧困標準過于苛刻,貧困補助傷害學生情感等討論,一直沒消停過。盡管有人一再批評說,學校應該用更科學的方法篩選貧困生,甚至用嚴厲的語言警告冒領者,但這些似乎都沒起到好效果。 高校貧困生補助問題爭議多年,剪不斷理還亂,個中原因,筆者認為有三:一是標準模糊,名額有限,造成學生只能在小范圍“比哭窮”;二是信息缺失,學校不掌握學生家庭財務狀況,學生也不知道彼此真實情況,結果,申請時一哄而上,等著學校去篩選;三是事后懲處不力,對于冒領者沒有嚴厲的懲處措施。 貧困生補助在某種意義上屬于慈善事業。而慈善工作最難的不是如何籌錢,而是如何把錢花對地方。否則,像近日新華社報道的廣西馬山縣,“超過貧困線并得到扶貧款的人員中,有343人是財政供養人員,有2454人購買了2645輛汽車”。扶貧款項發放如此失誤、低效、漏洞百出,真還不如沒有。 可以說,正是高校在這方面管理的無效,讓貧困生補貼的正面作用大打折扣,甚至負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面對當前對貧困生補助的種種爭議,各高校真沒必要再“打補丁”了,而是徹底打破“選貧困搞直補”的老方式,由“扶窮”轉向“濟困”,由學校篩選發放轉向學生如實申請并擔責,并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如此,才能徹底消除“比哭窮”的補助分配紛爭,讓“補貼貧困”真正變成“獎勵自強”。 本報特約評論員 周龍 |
相關閱讀:
- [ 09-29]怎能要求貧困生上臺演講“比窮”
- [ 09-08]幫助貧困生別僅停留在物質層面
- [ 09-12]貧困生也有尊嚴
- [ 10-17]讓貧困生演講“競爭”算公開羞辱嗎
- [ 10-17]貧困生演講:公平追求還是公開羞辱?
- [ 10-17]“比窮”演講無視貧困生尊嚴
- [ 08-05]貧困生貸款不應被26個公章刁難
- [ 01-08]助學金“被請客”貧困生傷不起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151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