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十字總會昨日發表聲明:暫停中國商業系統紅十字會的一切活動。將邀請審計機構對其進行審計,請中國商業聯合會調查其運作方式,并及時向社會公布結果。紅十字總會同時表示與商業紅十字會屬于業務指導關系,不參與其賬戶管理工作。(7月2日人民網)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能夠發表上述聲明,不論是出于自保而采取的“斷尾逃生”之舉,還是出于對整個慈善事業誠信危機的深切擔憂而采取的權宜之計,都是一種進步。
可以說,從高價餐飲票據事件,到“超標采購420余萬元”問題,到“郭美美”事件,公眾對中國紅十字會的信任度已經大打了折扣。如果紅十字會不能正視自身問題,那么,不僅要將中國慈善推進萬劫不復的深淵,更要嚴重刺傷所有傾心慈善者的神經,不僅會引發慈善大廈的坍塌,更會誘發公眾對整個民族、整個社會誠信的顛覆。連國內的慈善、公益機構及事業都沒有誠信,那整個社會將沒有誠信可言。公眾懷疑一切,對什么都不信任的程度必然加劇。
所以,我們的慈善事業,想要發展下去,在公眾面前建立誠信、重塑誠信,比什么都重要。慈善有誠信,才會廣泛吸納各界的愛心援助,并最大限度發揮慈善功能,為社會人群解圍濟困、防災減災。
而欲實現這一目標,紅十字會除了加強內部整治,最需引進社會監督機制,增強工作透明度,讓資金管理與運行公開、透明。另外關鍵的一點,是搞好紅十字會各級機構的建設以及人員的選拔任用。筆者以為這是從根本上遏制慈善機構人員腐敗的良方。
誰都知道,紅十會雖是社會團體,但其性質卻屬行政機構,人員要由組織任命,更具職業特點,幾乎是終身制式。這顯然會助長對于慈善的惰性,容易滋生腐敗。如果改變任命制為公選制,讓真正熱愛慈善的人進入慈善團隊中來,真正將慈善還歸社會,還歸人民,那么誠信自然就歸位了。慈善機構內廢除終身制,實現人員流動,讓真正有能力、有實力的志愿者從事慈善,慈善事業就會徹底杜絕盈利趨向,其效力及效果一定空前,發展前景一定會比目前好。
5月底,媒體曾有一則國際金融機構“抗擊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全球基金”將用于抗擊艾滋病的上億美元對華援助資金凍結的報道,在國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其原因,就在于全球基金組織與我國政府對于“社會組織”的認識分歧。全球基金屬民間組織,而我們承接其資金的組織是體制內的,屬官方機構。如果我們政府不這么見錢眼開,讓民間屬于民間,斷不會出現援助資金被凍結的后果。
或許,大筆的慈善資金掌握在民眾手里,會讓人不放心。但社會救助、慈善事業本身本來就是發于民間,止于民間的,永遠具有草根性質。讓慈善屬于民間,才能靠近民眾,才能對困難人群施以最直接的、“第一時間”的救助。
慈善組織能辦慈善的事,能夠守住本分,就是最好的誠信。中國慈善最要緊的,恰恰就是誠信,就是守住本分。這是我們的紅十字會總會要反思的,也是我們的決策者們要反思的。
- 2011-06-29紅十字總會該如何回應外界質疑
- 2011-06-28疾患纏身的“紅十字”還能扛多久
- 2011-06-23“紅十字”怎成了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