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全國各地“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饅頭”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興風作浪。這些問題產品給社會帶來了消極影響,再次引發整個社會對誠信與道德的呼喚。
4月14日,溫總理發表講話,特別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加強道德文化建設,形成講誠信、講責任、講良心的強大輿論氛圍。4月19日,筆者看到《湖北日報》推出《誠信湖北·大家談》欄目,頓覺這時推出此專欄,很有深意。
一方面,筆者看到,在全國一片對誠信與道德的拷問聲中,湖北有許多正面典型。比如,用生命接力給工人發薪水的“信義兄弟”孫水林和孫東林、“信義叔侄”王怡才和叔叔;不為大獎所動的“信義彩票站長”徐心香;一路艱辛代父還債的“信義兒子”柯有強。
另一方面,筆者近日走馬襄陽,順便到當地一家企業轉了轉,一下子就發現它身上頗有些“誠信”的影子。
也許,荊楚大地處處閃耀著“誠信”的光芒。
這是一家已創辦了55年的酒廠,“十一五”前遭遇發展的瓶頸,陷入困境。為了酒廠的發展和數千員工的生計,以董事長(國內知名的生物科學家)為首的領導班子決定“以誠改制”。
他們做到對消費者“誠”。改制后,繼續嚴把質量關,按照“香氣協調、細膩悠長”的標準,產品品質不降反升。“做酒不誠者,氣味中自帶邪雜,消費者一聞即知,到時候苦的還是自己。”這些平實的話語,已深深烙在企業負責人的心上。
他們做到對員工講“誠”。改制中,企業負責人答應絕大多數員工“有飯吃、有錢拿”,讓出49%的股份由職工認購,創下了全國企業改制福利分配的一個高位點。“一諾千金”換來了“順利轉軌”。企業不僅從“國有”駛上“民營”的軌道,更從“磕磕絆絆前行”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2009年9月完成改制以來,企業年銷售收入現已達3。5億元,比改制前增長了約50%左右。
他們崇尚對自己也要“誠”。企業負責人說,襄陽人愛看《三國演義》,大多讀下來通篇就看中“忠義”兩個字。劉備不棄百姓講“忠義”,關張扶保大哥講“忠義”,孔明鞠躬盡瘁講“忠義”,很大程度上包含著“誠信”的意思。對自己誠信有要求,企業的“道德血液”中有了誠信的“血細胞”、“血小板”,市場開拓方能“成霸業”。
- 2011-04-20《三杯茶》內容真實性遭懷疑 作者陷誠信危機
- 2011-04-19總理怒批“彩色饅頭”直指誠信缺失拷問誰?
- 2011-04-19施恩啟動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建設
- 2011-04-18商業詐騙大行其道 誠信經營路在何方
- 2011-04-18“微博救助熱”拷問網絡誠信
- 2011-04-16重慶力爭2011年在全市創建50家誠信計量集貿市場
- 2011-04-14人民日報:共同建設文明誠信的網絡環境
- 2011-04-14商務部提醒:買家應冷靜 賣家須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