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接待費屬于國家機密——— 這不是哪位另類官員或出位學者的牛語錄,而是很多國家部委不約而同的思維定勢,因為中央國家部委在紛紛曬賬單的同時,無一例外地隱去了公務接待的賬目。不光是國家部委,即使當記者采訪地方政府部門的公務接待費問題時,被采訪部門也是紛紛拒絕,惟恐避之不及。
把公家的信息自然地看做國家機密,向民眾保密,這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思維,今天我們很難想像,近年來第一時間公開的涉及三農的“一號文件”,當年都曾被定為“秘密”,只有一定級別的官員才能識得廬山真面目,廣大農民反而無緣相見。
不過,時過境遷,共和國已經走過了60年,改革開放也奔馳了30多年,現在“一號文件”第一時間就公開了,全國兩會里的內部爭執、辯論第一時間就公開了,人大代表對兩高所投反對票第一時間就公開了,甚至連官員財產申報也在各地雨后春筍般地試點了,公務接待費用面對信息公開之法,卻執意不公開,這無異于國家信息公開建設中的一個“釘子戶”。
這樣的釘子戶,不同于城市拆遷里的“百姓釘子戶”,百姓釘子戶在力量天平上屬于弱者,很多地方對付百姓釘子戶有的是辦法,像小女孩頭上的辮子一抓一大把。可神秘的公務接待這個釘子戶就不一樣了,它在力量天平上屬于強者,它認為自己是國家秘密就是國家秘密,它說不公開就是不公開,公眾再義憤填膺也無可奈何。對于一些弱勢的釘子戶而言,國家法律、自己的合法利益遠遠抵不上人家的一輛鏟車充滿力量;對于一些強勢的政府部門釘子戶而言,哪怕自己在法律上站不住腳、在道理上立不了足,但卻總有足夠的力量牢牢釘在那里。
《信息公開條例》明文規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的”,都應當公開。公務接待費屬于公帑,與民眾利益息息相關,公款多吃喝一點、接待超標一點,民生福祉就可能受損一點,所以,公務接待費顯然非常符合法律要求的公開范圍。此外,剛剛修訂的《保密法》規定,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絕密級不超過30年,機密級不超過20年,秘密級不超過10年,即使按最上限的“絕密”比照,公務接待費的壽命早已超過30年了,這筆費用的開支明細也該進入自動解密期了。
無論從共和國60年的發展軌跡,還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軌跡看,法治是國家與民族文明演進的主線之一,法治不僅要“治”廣大公民遵紀守法、尊崇法律、培養公民精神,更要“治”政府、公權遵紀守法、敬畏法律、尊重民權。公務接待費的確在很大程度上維系政府部門的正常運轉,但也藏匿著公款吃喝、鋪張浪費、貪污挪用等種種腐敗行徑,所以,“公務接待費不公開”這一法治建設、政治文明建設道路上的釘子戶,到了該“依法拆遷”的時候了,讓公開產生的力量來對公務接待費激濁揚清,留下好的祛除壞的。
對它們的“拆遷”,不宜一刀切式地強行拆遷,可是起碼應該像部委曬賬單一樣,由全國人大定個時間表,“逼”著政府部門自行拆遷,可以循序漸進,但不能再抱著猴年馬月的“國家機密”當擋箭牌了。
- 2010-05-05公務接待為什么會成“國家秘密”
- 2010-03-18高規格接待開發商,地方難舍賣地情結
- 2010-02-02公款接待公示
- 2010-01-21曬的不是接待品是營商環境
- 2008-06-17一餐吃掉6800多到底接待了多少廳級干部
- 2008-06-11奧運接待價格不宜一味向高標準看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