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丝袜视频高清中文字幕,最刺激的欧美三级网站,在日本看免费XXXXXX,久久成人人电影网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星聞碼頭 > 正文
怪怪的“媒體義務監督員”
www.fjnet.cn?2009-10-26 09:21? 東方木?來源:千龍網    我來說兩句

云南省委宣傳部從即日起面向社會公開征集100名媒體義務監督員,借助社會力量,加大對有償新聞、虛假報道、低俗之風、不良廣告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治理力度。(10月22日《云南日報》)

這個“媒體義務監督員”,讓人聽來感覺怪怪的,讓新聞從業者感覺很不是滋味。

媒體義務監督員,顧名思義,是用來監督媒體的。并不是說媒體不能被別人監督,作為以輿論監督為己任、信奉“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的媒體,當然也需要來自外在的監督。媒體掌握著報道的權力,這種權力也可能發生異化,當然也需要制度的約束。從有償新聞到虛假報道,再到虛假廣告,當下中國媒體自身的問題并不少,這些都需要監督和治理。但這并不意味著需要政府專門組織“媒體義務監督員”對媒體進行監督,因為社會和輿論會對媒體自然形成一種監督機制,社會有一種天然的力量約束著媒體。

比如說媒體的多元化和同行的市場競爭,如今媒體的市場化色彩越來越濃,競爭日益激烈,當一個媒體出現了虛假報道,同城的競爭對手或異地的都市報很快會站出來進行披露,讓虛假報道很快現形,許多假新聞就是在這樣的競爭氛圍中被揭丑的。而且,相比于其他行業,媒體業尚是一種有著較高職業道德和自律做得很好的領域,內部有一種良性的自律機構,許多有償新聞就是在同行監督中曝出的。還有,如今網絡越來越發達,信息來源越來越多元化,網友的監督熱情越來越高,這樣的氛圍也讓有償新聞、虛假報道、不良廣告等無法藏身。

我擔心所謂的“媒體監督員”,不過是在強化政府對媒體的操控,強化媒體的政府管制色彩,使有關部門多了一個操縱媒體的手段,在媒體身上多戴了一副枷鎖,借“媒體義務監督員”這種手段將媒體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下:媒體不聽話,就借“媒體義務監督員”之口、之手去讓媒體不好受。

現實證明,純凈、健康的媒體環境從來不是政府監督出來的,而是開放、自由的媒體環境所造就的,一個社會在媒體管制上越寬松,媒體和記者的權利得到越多的保障,這個社會的假新聞、有償新聞、惡俗之風也就會得到越多的遏制。有時候,政府對媒體設置過多的“監督”,恰恰是導致問題產生的根源,控制越多越窒息了媒體的道德自治能力。


責任編輯:劉寶琴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