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華金融評論和陸家嘴互聯網金融協會聯合主辦的“聚焦監管、共商發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會上海專場近日在上海舉辦。行業專家就中國金融政策解讀和投資市場展望進行研討交流。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張曉剛在演講中用案例解析了衍生品服務長期資金風險控制與穩定收益的作用,提到現階段在我國長期資金使用衍生品進行量化對沖等風險管理時還存在一些障礙,導致市場投資策略較為單一,出現貼水時較難修復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他指出,要優化套保管理制度,掃除長期資金入市制度障礙,完善股指期貨市場交易制度安排,改善市場流動性,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發展多樣化投資策略,通過優化改善投資者結構,降低量化對沖成本,服務長期資金入市,為各類量化基金更好運用衍生工具進行管理風險,給投資者提供滿意的回報做出應有的貢獻。 海通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上海期貨同業公會副會長楊坤沂介紹了量化投資在國內外的發展歷史與現狀。她指出,國內量化投資面臨市場有限、數據積累不足的問題,投資者認知不足、各項制度仍待完善,長期穩定的特征尚需市場確認,IT技術、人才培養亟待加強等是面臨的主要問題。她認為,未來發展過程雖然漫長但是潛力巨大,需要通過經濟轉型加大對外開放步伐,持續完善投資者結構,不斷推出新的衍生品品種,運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高新技術提高數據“投資加工能力”。 海證期貨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飚認為,在經過長時間的醞釀之后,中國金融監管政策體系建設出現了重大的變革,監管思路變得更加清晰,防風險與穩增長是當前監管政策的主基調,未來監管政策必然在防范信用風險與防范流動性風險兩個層面展開,去杠桿化和回歸本源是各家資產管理機構都需要去關注的,而在新的監管環境下,國內的財富管理市場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的飛速發展之后,也出現了幾個新的動向,未來的財富管理市場將會看到投資者更加成熟,機構更加專業,資產配置更為多元,金融科技的應用更加深入的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