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夢婕
培訓:臺灣來的“業師”
江夏學院人力與資源管理系大三學生唐欣和他的創業團隊最近正忙著修改完善他們的創業計劃書。前不久,他們剛剛參加了“閩臺合作大學生創業培訓圓夢工程”。唐欣團隊的創業計劃是“校園廣告綜合平臺”。因為看好大學生消費市場,而校園廣告又往往只靠傳單,信息到達率低,于是他們決定做一個整合商家信息的綜合性平臺,并通過組織大型活動制作植入式廣告。在參加完創業培訓后,他們馬上根據老師的意見制作了樣冊及網頁等。
唐欣告訴記者,這是他入學以來第一次參加創業培訓,課程包括創業核心課程、創業法律及政策指導課程、創業經驗分享、創業講座及創業項目推介課程等,受益匪淺。特別是在學習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原先未曾預料的問題,例如獲利模式不清晰,沒有充分利用手機終端等。而給他指出這些問題的就是本次授課的臺灣創業培訓老師。
“閩臺合作大學生創業培訓圓夢工程”是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兩岸金橋(福建)就業訓練機構星采學苑合作實施的創業課程。自2008年啟動,引進的是臺灣“中國青年創業協會總會”等優秀創業培訓團隊,內容涵蓋創業前的基本知識,創業中需要具備的視野,創業后資金的籌措和運作,企業的管理知識等諸多方面。
以往,大學生創業多由在校老師輔導,但老師自身普遍缺乏實戰經驗,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很現實,如果還沒準備好就盲目創業,成功的概率很低,甚至陷入一創業就失業的境地。臺灣開展創業培訓已有近40年的歷史,并且這幾年由于產業外移就業形勢嚴峻,臺灣一直在鼓勵以創業代替就業,因此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創業培訓體系。
星采學苑總經理林臻表示,本次參與創業培訓的臺灣老師的最大特點是實戰經驗豐富,有的本身就是企業主,在臺灣被稱為“業師”,有來自家政、醫療、教育、設計等多個行業,有的還帶來了一些創業項目。
實踐:設立在校實訓基地
唐明順是臺灣東海大學創業育成中心執行長,也是這次來閩參加創業培訓的臺灣領隊。他發現除了創業課程外,大陸高校缺少創業實訓基地,福建也只有福建農林大學等極少數高校設有創業孵化中心。而在臺灣,創業課程屬于正式課程,是要求修學分的。并且,學校里設有創業育成中心,學生可以在校模擬創業。
以東海大學為例,在育成中心里設有各種創業實習商店。學生完成理論課程后,就可以來這里實訓創業。如果學生畢業想開餐廳或咖啡館等,在實習商店,從菜單編排、客人指引、員工培訓等一整套服務流程,全部可以實際操作一遍。即便是開一家糕餅鋪,參加過創業實習也能讓學生獲益良多。唐明順告訴記者,很多人以為做糕餅就是看技術和營銷,殊不知許多知名糕餅企業成功的一大要素在于采購。因為面粉、油、糖等原物料價格浮動很大,學生通過實習,可以了解到如何通過期貨、保險來規避價格以及匯率風險,如何通過聯合采購來降低經營成本。這些知識可能是非金融專業學生所不具備的,而有了創業實習,學生就不用等碰了壁才來惡補。
此外,不僅學生受益,創業培訓讓指導老師也收益頗豐。由于創業指導老師多為業者,在教學過程中,就能發掘到不少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唐明順在臺灣有一個上百人規模的連鎖診所,許多骨干員工就是他在創業培訓中發現和培養的。
創業:后續輔導不能斷
再過不久,本次培訓學員中遴選出的優異者就可以通過星采學苑的網絡視頻系統和臺灣老師做一次連線,主要溝通創業計劃書修改稿事宜。待其項目正式實施后,這種溝通仍將定期保持。參與本次培訓的大陸培訓老師顏曉梅告訴記者,目前,大陸大學生創業的一大難點就在于有人領進門,但創業后遇到難題就缺少專人指導。這次引入臺灣創業培訓的后續輔導機制,是和一次性培訓最大的不同。
在臺灣,政府設有青年創業咨詢網站。由政府出資每年在全臺聘任150名創業顧問師,免費為青年創業答疑解惑。創業遇到難題,青年人只需登錄網站提交問題,很快就會得到專家的電子郵件或電話回復。如果已經進入實業運作階段,還可以請顧問上門指導,費用則全部由政府承擔。而針對青年創業普遍面臨的資金難題,臺灣設置有專門的青年創業貸款,利率僅為1.2%到1.8%,額度從100萬元到5000萬元新臺幣不等,其中,百萬以內的可免抵押品,每年獲貸的創業企業有近3000家。
除此,臺灣的創投機構和投資人也十分活躍,經常通過各大創業競賽來挑選投資項目。參加本次培訓的臺灣老師潘小姐來自臺灣一家創投公司。她告訴記者,通過培訓,她發現了不少有價值的創業項目,例如集食用藥用觀賞用于一體的“藍孔雀養殖”,“大學生二手物品交換平臺”等。在后期的溝通輔導中,她將持續關注這些項目的進展,等時機成熟,或將考慮進行相應的投資。
本報記者 陳夢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