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洛水起宏圖 文旅融合開新局 洛江乘勢而上做足文旅經濟文章 東南網4月11日訊(本網記者 薛逸群 通訊員 莊培榕)近年來,洛江區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多元驅動文旅融合,做大做強做優文旅經濟,激發發展新動能。2023年度接待國內旅游人數312.75萬,同比增長55.2%;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8.37億元,同比增長67.8%,同比增長位居全市第四。 積極構建多維推動機制 文旅市場強勢復蘇的背后,既是經濟社會回升向好的生動寫照,更得益于洛江區緊盯建設海絲文化旅游先行區和生態休閑旅游先行區的戰略目標,不斷加快建設全域生態旅游區,讓文旅發展“活力迸發”。 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制定“文旅提升”專項工作方案,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形成一體化推進、專班式推動的工作格局。探索實行文化產業“1+1+N”發展模式(即1家國有龍頭企業、1個文旅品牌、N種文化業態),以機制創新、品牌深化、業態拉動為主要途徑,逐步構建引擎強勁、特色突出、活力迸發的文化產業體系,該模式入選全市“一縣一特色”專項改革項目。組建國有文旅公司,推動重大文旅項目轉化落地,先后參與馬甲爐田度假區、仙公山文旅等3個重點項目,設計推出“洛陽橋”“仙公山”特色飲用水品牌。成立“海絲泉州推薦官”洛江文旅工作室,承接泉州市、洛江區文旅宣傳講解活動232場。設立洛江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文旅產業項目支持、文旅宣傳推介、人才隊伍建設等工作,助推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持續強化“悠游洛江”品牌 洛陽橋“世遺橋韻——迎新春”活動、仙公山“緣來仙山 帶福回家”民俗、鄉韻鹿境迎新春燈光秀、石龍谷“游石龍谷接龍運”游園活動、“世遺橋韻·風雅集”宋風文化節......從2月至今,洛江文旅市場爆火出圈,一個個網紅打卡地、特色美食、旅游產品頻上熱搜,也被線下游客熱捧。 近年來,洛江區立足資源稟賦,深挖“名山、名橋、名人、名傳說”等“四名”文化,不斷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升級,持續打響“悠游洛江”品牌。 強化數字文旅引領。拍攝《洛江·序》MV、“四名”文化拜年視頻、搭建“悠游洛江”小程序,構建起傳播“四名”文化數字化新平臺。多維度詮釋“四名”文化。舉辦“陳三五娘傳說”文史研討會,推出陳三五娘系列講古視頻20期;編排舞蹈《俞大猷》榮獲第十五屆福建音樂舞蹈節大賽節目獎、編導獎三等獎;舉辦“蔡襄杯”閩臺中小學生書法大賽、紀念俞大猷誕辰520周年大會、“世遺海絲情·泉臺同心緣”文化交流等大型活動。實施仙公山風景區改造提升工程,建成潮涌橋南文化展示館、“陳三五娘”文化園、橋南非遺館,改造提升俞大猷紀念館等,推動文化陣地遍地開花。 扎實推進文旅深度融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洛江區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深入實施“文旅+”專項行動,多途徑推動旅游與文化體育、工業、農業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催生了一批文旅觀光、主題研學等新產品,助推文旅新業態不斷豐富。 挖掘工業旅游潛力。深挖轄區企業工業旅游資源,精編1條區級工業旅游線路。其中,春生堂酒廠入選世遺泉州“商貿”工業旅游精品線路并入選2023年泉州市觀光工廠。打造洛江特色體育項目。舉辦冰雪輪滑錦標賽、兩岸青少年武術文化交流活動節等體育品牌特色賽事,承辦泉州市全民健身運動會中國象棋比賽、“全民健身日”活動等,組織參加第十七屆全國武術之鄉大賽,榮獲全國第17名。培育鄉村振興+文旅新業態,其中“‘蝶村’永安-洪四村櫻花園-虹山鄉油菜花基地”入選2023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春季)精品景點線路。聯合華僑大學旅游學院,建立4個鄉村旅游輔導員工作站,為鄉村文化旅游振興注入活力。打造“世遺文化”“彭祖養生文化”“僑文化”等主題研學精品,吸引各地學生參加研學實踐活動人數約4500人次。 多策連發促消費提質升級 陽春三月,洛江景美如畫,盛花期的百畝油菜花海金黃一片,為期兩天的虹山鄉第十屆油菜花文旅消費節活動,再次引爆朋友圈。今年以來,洛江區結合重大節日、文旅節慶籌劃舉辦豐富多彩的惠民消費系列活動,持續舉辦畬族文化節、油菜花節、地瓜節、消費季等特色文旅節慶活動,為游客朋友推出一道道多彩的文旅大餐。 多元推廣吸引流量。依托新華網、東南網、閩南網等主流媒體及各大短視頻平臺宣傳推介;借助名人效應,邀請青年演員劉慧、莊森等為“悠游洛江”代言。多領域舉辦促消費活動。搶抓春節、五一、618等重要消費窗口,策劃舉辦“洛地有聲 迎新鉅惠”主題系列促銷活動、“樂購家裝節”、 618家裝狂歡季等活動,聯合各商家發放消費券,拉動消費1億元以上。持續優化游客體驗。春節期間,針對在泉務工的非泉州籍職工仙公山景區實行免費游;發布“春節不打烊”酒店名單;組織節假日公益性講解60場次,服務游客達10000多人次。 文與旅相伴,旅因文而興。乘著文旅融合發展的東風,如今的洛江全域生態旅游區建設發展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文旅經濟正為洛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