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創新,激揚文化自信的深厚力量 福建日報長篇通訊《引領時代,堅定文化自信》在我省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30日,福州閩劇院的青年演職人員圍坐在一起學習福建日報刊發的長篇通訊《引領時代,堅定文化自信》,表示要齊心協力為我省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福建節日季報記者 林雙偉 攝 東南網8月3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昨日,福建日報刊發長篇通訊《引領時代,堅定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文化篇》,在我省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許多干部群眾一大早通過福建日報和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所屬網站、《新福建》客戶端、福建日報微信微博等,閱讀報道,并轉發、熱議。 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推動文化建設的一系列前瞻性思想和觀點以及開創性實踐,既為八閩大地的文化傳承和復興注入時代活力,也為后來者傳遞文明之光、建設文化強省奠定了堅實基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從中汲取智慧和營養,砥礪奮進,堅定文化自信,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在追尋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講好福建故事,貢獻福建力量。 我省宣傳文化系統干部群眾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始終把文化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在推動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的探索與實踐,為推動福建文化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就文化建設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前瞻性、戰略性的重要思想觀點,至今仍熠熠生輝,閃耀著強大真理力量,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為福建文化強省建設提供了寶貴思想財富和智慧源泉。我們要學習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思想觀點,使之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廈門鼓浪嶼申遺成功等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以更加堅定的自信、更加開拓的思路、更加有力的舉措,弘揚核心價值,傳承八閩文脈,加快改革發展,講好福建故事,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提供有力思想文化保證,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引領時代,堅定文化自信》刊發后,省文化廳在廳務會上專題學習。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學習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定“四個自信”,更加提升文化建設的思想認識,更加增強文化建設的行動自覺,更加強化文化建設的責任落實,更加突出文化建設的創新發展,更加重視文化建設長效機制的建立健全,打造福建文化品牌,提升福建文化影響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為文化強省建設提供文化和精神支撐,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寧德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廖建江說,寧德將牢記習總書記“把閩東之光傳播開去”的囑托,今年集中力量打造“一片一唱”文化精品工程。“一片”,即拍攝大型電視紀錄片《紅色閩東行》;“一唱”,即組織“山海的交響”合唱匯演,弘揚紅色文化,重溫時代經典。同時,全市上下正全力推進百個重點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以點帶面、引領示范,到今年底實現全市30%鄉鎮(街道)、25%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功能整合,加快補齊農村文化陣地建設這一民生短板,不斷增強基層群眾的文化獲得感。 福州閩劇院(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院長楊東表示,20多年前習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全力支持閩劇事業發展,為振興閩劇、繁榮文藝打下了良好基礎。今年5月,閩劇院演員吳則文憑借在閩劇《蘭花賦》中的精湛表演榮膺“梅花獎”。時隔24年,福州再摘“梅花”,閩劇人將再接再厲,苦練內功,創作出更多貼近時代脈搏、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優秀劇目,為繁榮福州文化事業多作貢獻。 寧德市文聯主席葉玉琳表示,習總書記“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的囑托依然在耳邊回響。我們將主動融入發展大局,把握時代脈搏,立足寧德豐富而獨特的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組織文藝工作者創作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藝術精品,讓“閩東之光”綻放新的光彩。 “從報道中可以看出,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底蘊深厚,我們要善于發現其中的精髓,并加以改造,運用到當前的黨建和反腐工作中去。”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紀委書記林正峰說,為了讓黨員干部不忘初心、堅守正道,鄉鎮紀委應該立足基層實際,弘揚好家風,傳遞正能量,傳承廉政文化中的優良基因。近年來,該鎮不斷挖掘家風家訓中所蘊含的道德準則、遵紀守法等元素,依托廉政小戲、十音八樂民間樂隊、民間書院等載體,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鄉音、鄉曲傳家規唱廉潔,讓優秀傳統文化春風化雨,滋潤人心,營造人人崇德向善的好氛圍。 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極為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許多前瞻性的思想和觀點,推動福州三坊七巷、三明萬壽巖等文化遺產的保護,為延續福建文化的“根”與“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明市文物管理辦公室主任余生富表示,回顧萬壽巖遺址從發現到一路保護歷程,我們深刻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高瞻遠矚,對保護歷史文物的高度自信,他還身體力行推動文物保護工作,為我們樹立了光輝典范。下一步,三明將圍繞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及遺址公園博物館免費開放,努力建設舊石器人類活動遺跡以及早期人類演化歷史的展示、教育、研究基地和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平臺,打造既有文化遺址保護效用,又具有經濟、社會帶動作用的新文化名片。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推動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贏得了廣大網友的熱情點贊。網友“肖相客”說,透過福建日報記者的筆觸,看到總書記對文藝創作規律的遵循、對宣傳文化陣地的呵護、對壯大文化人才隊伍的重視等。如今,在邁向文化強省的征程上,我們應久久為功,講好“福建故事”,以文化建設的成績照耀八閩。網友“南之輝”說,文化是民族的“根”民眾的“魂”,扎根腳下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才能奏出屬于福建的時代強音。網友“千里馬”認為,文化起著振奮人心、凝聚士氣的作用,各地都要重視文化建設,做好文化遺產保護,讓文化成風化人、立德樹人。 |
硬件要支持,軟件要保障。這當中,人才是關鍵因素。 習近平對培養人才,壯大文化隊伍,也極為重視。舉辦北京舞蹈學院“福州班”,就是一大舉措。這是北京舞蹈學院在上世紀90年代為地方舉辦的最后一屆定向委托培養班,由此,成就了“永遠的福州班”,至今仍傳為佳話。 上世紀90年代初,福州市歌舞團(后改為歌舞劇院)百廢待興,全團上下躊躇滿志,但苦于沒有優秀人才支撐。 習近平等市領導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決定從更高起點、更高層次培養人才:從全省、全國選拔24名功底好的苗子,送到北京舞蹈學院定向培養,開設“福州班”,市里為此撥專款24萬元——在當時,這不是一筆小錢。 1993年,還在上小學六年級的林姝敏,成為“福州班”的一員。和她同班的,還有其他23名面向全省及臨近省份招收的、同樣正值花季的學員。這是改革開放以后,福州送到高等藝術院校培育的首批舞蹈人才。 2017年,恰逢“福州班”畢業20周年。前些天,班主任拿出一張合影,林姝敏驚喜地發現,照片里前排中間的,正是當時到北京開會、專程去看望她們的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 “市里的確努力為我們的學習創造了最好條件。我們班是學院里第一個擁有班級電視、錄像的,就為了方便觀看影像資料。平時有任何困難,市里也會出面協調學校幫助解決。”回憶年少在京的求學生活,林姝敏頗感自豪。 1997年6月,24位學員完成學業,一回到福州,就投入到慶祝香港回歸等各類文藝演出中。正因為“福州班”的培養,她們練就了一身真本領,成了福州市歌舞團的“頂梁柱”,甫一亮相,就成為福州乃至福建舞臺上最亮眼的一群人。她們多次擔綱省里、市里重大文藝晚會的演出任務,贏得滿堂喝彩。 如今,“福州班”中的十多位,仍活躍在榕城舞臺上,林姝敏已經是福州市歌舞劇院副院長,她還參與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被網友譽為“最美火炬手”,其他人或堅持演出或承擔管理工作。離開劇團的幾位,也各自精彩。 |
2017年5月22日,一則喜訊從廣州傳來:第2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福州閩劇演員吳則文憑借在原創廉政閩劇《蘭花賦》中的精湛表演榮膺“梅花獎”。 1993年,福州閩劇演員陳乃春首次摘取“梅花獎”。時隔24年,福州再摘“梅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福州閩劇院)由此成為福建少數同時擁有兩朵“梅花”的院團之一。 很多閩劇人感慨:“這與20多年前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全力支持閩劇事業發展,為振興閩劇、繁榮文藝打下的良好基礎,不無關系。” 閩劇,是閩都特色文化之一。主政福州期間,習近平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始終高度重視振興閩劇、繁榮文藝文化。 上世紀90年代初,福州戲劇戲曲驚艷全國。閩劇《天鵝宴》《丹青魂》先后榮獲“文華新劇目大獎”、第三屆“文華新劇目大獎”等多個國家大獎;閩劇演員陳乃春摘取了福州市第一個“梅花獎”。更令人稱道的是,在習近平的傾力支持下,1993年5月23日,第三屆中國戲劇節首次走出北京,在福州舉辦。 佳作頻出,盛會舉辦,一時風光,但這卻掩蓋不了福州閩劇當時面臨的煩惱和困境,主要包括:收入無法保障、人才引進難、排練演出場館不夠等。 “這并不是個案,所有的文藝團體當時都面臨著這些問題。”時任福州市歌舞團團長林防回憶說。 習近平的一次現場調研、辦公,從機制上為他們解決了煩惱。 1994年5月10日下午,習近平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專門赴福州閩劇一團、市美術館等單位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 “他沒架子,很親切,也不插話,只是靜靜聽大家暢所欲言。習書記說,一定要重視傳統文化,一定要關心藝人的生活,改善創作條件。”參加了座談會的林防回憶。 正是在這次會上,習近平當場拍板決定,當年增加撥款補貼市屬專業劇團人員工資,第二年(1995年)起正式列入財政預算。這項機制保障一直延續到今天。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閩劇人真的有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大家都感覺我們的煩惱和困難解決了,可以真正搞好創作了。”回憶起這個決策,很多當年參加了座談會的閩劇人都頗為感慨。 沒有了為生計所累的無奈,福州閩劇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屢創佳績。2001年,《畫龍記》榮獲“五個一工程獎”,實現了福州市該獎項零的突破;2001年,《蘭花賦》獲中國第七屆戲劇節曹禺優秀劇目獎、優秀導演獎、優秀演員獎等9個單項獎。一年雙魁,譽滿劇壇。已是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再作批示,希望閩劇院創作更多貼近時代脈搏、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優秀劇目。 此后,《黃乃裳》《紅豆緣》《王茂生進酒》《林則徐復出》等閩劇也斬獲多個國家級獎項,在更大的舞臺講述“福州故事”。 |
“因為有了習書記的支持,我們畫院的‘半邊樓’終于變成了完整的樓!”回憶往事,時任福州畫院副院長劉興淼感慨地說。 福州畫院是福建建立最早的書畫創作和研究的專門機構,到上世紀90年代初,在于山半坡處有兩層樓,但已不適應畫家創作和舉辦畫展的需要。 此后,他們規劃建設二期工程,讓“半邊樓”完整。“規劃做了,設計圖紙也請省建筑設計院設計好了,但由于種種原因就是落實不了,沒法開工建設。”劉興淼說。 沒想到,此事驚動了市委書記。 1994年5月10日下午,習近平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專門赴福州閩劇一團、市美術館、市群藝館、市文聯等單位調研,并主持召開了文化系統干部職工座談會。 為繁榮福州文化事業,習近平明確指出,要軟、硬件一起抓,逐步改善文化事業單位條件;要引進、培養并舉,抓好文化隊伍建設,力爭一流的水平、一流的質量;要加強對文化市場的宏觀調控,理順管理機制,確保文化市場健康發展。 這次座談會,針對文藝界人士提出的“憂”和“難”,習近平當場拍板決定支持福州畫院二期建設,并將其列為1995年福州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 之后,工程立馬提速。資金有保障:省里出200萬元,市里出400萬元;建設有進展:1995年年初正式開工,年底竣工。場地有保障之后,畫家們更能施展才華,一批福州畫家崛起,并蜚聲八閩乃至華夏畫壇。 擔任省委和省政府領導之后,在繁忙的工作中,習近平對文化事業的發展依然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 2000年11月3日,時任省長習近平率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專程前往省閩劇團、芳華越劇團、省人民藝術劇院、省歌舞劇院、省藝術研究所、福建電影制片廠、省文聯和省畫院調研,與文藝界人士共商繁榮文化大計。 這是一次調研,同時也是一次現場辦公會。正是因為習近平的拍板,芳華越劇團“鳳凰涅槃”,重振輝煌。 “當時,劇場條件簡陋,排練不易。劇團也已經沉寂了很多年,演出很少。有人戲言,芳華到了福建,水土不服,該走了。”2000年從福州市調任福建芳華越劇團團長的林防說。 林防回憶,聽完劇團情況匯報,習近平當場就決定“包個大紅包”,撥款350萬元,用于修建新劇場。得知進出劇院大門,須從南北兩頭跨過白馬河,過小橋穿窄巷,十分不便,習近平又要求福州市在白馬河上修一座橋直通劇團。“習省長說,芳華越劇團創始人尹桂芳等老前輩,當年在最艱難的時候,支援福建,并在福州安家落戶,現在劇團發展遇到困難了,我們沒有理由不支持。” 2002年10月26日,福建省芳華劇院落成暨桂芳橋開通儀式舉行。新劇院可容納800人、設備齊全、功能完善。而白馬河上的新橋,就被命名為“桂芳橋”。 沒多久,芳華劇院一改“門前冷落車馬稀”的狀況,票友戲迷紛至,大門張燈結彩,成為白馬河文化園區的一大亮點。芳華越劇團也再攀藝術高峰:新編越劇《唐琬》等多次斬獲大獎;王君安、李敏摘取了戲劇“梅花獎”,“一團兩梅”奪人眼球。 |
順著文儒坊的石板路,尋至大光里北側8號,坐落著“福州首屈一指的詩樓”,斑駁的紅木門上掛著一塊搪瓷銘牌——“福州市名人故居·陳衍故居”,落款為“福州市人民政府立,一九九一年十月”。 這種銘牌用搪瓷燒制而成,不懼風雨,相當于從法律意義上保護名人故居。上世紀90年代初,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不如現今強烈,在這樣的氛圍中,福州市就創新探索出“掛牌保護”的做法,在當時尚屬全國首創。 正是在1991年3月10日的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上,習近平提出,在全市開展一次全面的文物普查,對全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全部掛牌立碑,對名人故居、遺址等分別采取立碑紀念、掛牌昭示等辦法加強管理,并一律建立檔案。 1991年3月12日,省市人大代表視察福州市文物工作反饋會上,福州市正式決定用市政府掛牌形式從速保護一批名人故居。1991年9月,經調查研究,福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64處市區名人故居,比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予以掛牌保護。 從1991年10月到1992年1月,這64處名人故居全部掛上了搪瓷燒制的“福州市名人故居”銘牌,包括陳衍故居、陳若霖故居、高士其故居等。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后,福州市公布的最大一批名人故居。 20多年過去,這些故居有的已經升格為各級文保單位,其它的仍以“福州市名人故居”的名義得到妥善保護。這些故居門前依然掛著獨具時代特色的搪瓷銘牌,經歷風雨,見證歷史。 “這些故居中絕大部分當時還不算文保單位,原則上不受文物法保護。可以想見,如果不是掛牌保護起來,很多都會在城市建設中面臨被拆的命運。近30年過去了,回頭看,當時的做法是多么富有遠見啊!”黃啟權說。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福州工作期間,習近平著眼長遠,著力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化、法制化,除了“福州瓷牌”這一創新之舉外,他還做了多項開創性探索和實踐。1991年3月10日召開的具有歷史意義的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就議定了“四個一”保障機制,至今仍廣受稱贊。 一個局。現場辦公會確定,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增加事業編制10名。1994年11月11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的專題研究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市委常委會又議定,健全文物管理工作機構,在機構改革中考慮設立市文物管理局。1995年6月,福州市文物管理局正式成立,作為市直二級局,人財物相對獨立,定編20人。 一個隊。現場辦公會明確提出,建立福州市考古隊,1991年6月正式成立,定編8人。這為提升福州文物考古水平,進一步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多年來,福州市考古隊在多個考古領域創下輝煌業績。 一顆印。現場辦公會明確提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中的現有使用單位,都要與文物主管部門簽訂‘使用保證合同’”。由此延伸,福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從1992年開始,城建項目立項時需要征求文物部門的意見,加蓋市文管會(后改為市文物局)的印章。“以前只需蓋規劃建設部門的印章就可以了,增加了文物部門的一顆印,保護文物的主動性大大加強了,建設性破壞的可能性盡量避免和減少了。”黃啟權說。 一百萬元。過去,福州全市每年的文物修繕經費只是從城市維護費中列支8萬元,此次現場辦公會議定,從當年(1991年)開始,此項費用每年市財政撥款100萬元,以后逐年增加。這筆錢在當時不是小數目,由此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 “福州瓷牌”、“四個一”制度,以及一系列具體保護舉措,奠定了福州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基礎。今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專題研究文物保護工作,繼續強化“四個一”文物保護機制。 |
“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2016年11月30日,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殷殷囑托。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對文藝創作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如何更好地創作,就有著深邃的思考。 “不單是臺前的文藝人才,習近平書記也很關心幕后的創作者。處于寂寞狀態的創作者,恰恰是文藝精品最根本的源頭。”時任福州市劇目創作室主任馬書輝回憶。 受到習近平關注的,是一部54萬字的反映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的長篇小說,以及它的作者池敬嘉、華瑜夫婦。 “1993年5月18日,我接到市委辦工作人員的電話,說習書記希望了解福州市的文藝創作情況,讓我這兩天不要離開福州。”池敬嘉笑著說,一直以來他喜歡全國各地“到處亂跑”,收集、考證創作素材。 1993年5月20日上午8時許,池敬嘉與夫人華瑜、閩劇編劇楊基一同來到習近平的辦公室。楊基等人創作并由福州市拍攝的電視連續劇《馬江之戰》,當時在中央電視臺連續播放3次,全國各省市電視臺也相繼播放,轟動一時。 池敬嘉記得:“當時市委辦工作人員說,談1個小時左右。我還說,1個小時太多了。”哪承想,這一談,就是一整個上午。一開始,他們有些拘謹,習近平對他們說:“今天就當作聊天,我想了解一下創作情況。近幾年來,市委提出‘振興閩劇’之后,福州戲曲界已出了一些好作品,但相比之下,福州在小說、影視創作方面還顯得薄弱一些,必須迎頭趕上。” 令池敬嘉意外又驚喜的是,“習書記對歷史文化十分關心且很有研究,印象最深的是,他還提到了黃乃裳的三弟黃乃模,在甲午海戰中與鄧世昌一起率領‘致遠’號將士壯烈犧牲”。 “習書記說,福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有許多厚重的歷史題材和人物值得去寫。比如二七工運烈士林祥謙、黃花崗英烈林覺民的事跡可歌可泣,很有文學價值。再比如,馬尾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僅是馬江海戰的發生地,也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這些歷史和人物都可以成為創作的源泉。”池敬嘉說,3個多小時的時間里,習近平與他們談馬尾船政、林則徐、黃乃裳等福州歷史文化、名人,給他極大的啟發。 |
“如果沒有習書記親自推動,《閩東報》不會這么快復刊。我也不會改變命運,從一個基層通訊員變成黨報總編輯。”回首近30年前艱辛創業的點點滴滴,已退休10年的《閩東日報》原總編輯王紹據頗為感慨。 《閩東報》是寧德地委機關報,1952年創刊,1969年由于歷史原因被迫停刊。改革開放后,省內南平等地市黨報相繼復刊,但《閩東報》復刊一直擱淺。 1988年6月,習近平調任寧德地委書記,他多次在地委會議上強調:任何工作,輿論先行,寧德沒有報紙怎么能行!1989年5月23日,習近平主持召開地委專題辦公會,議定了《閩東報》復刊時間、機構規格、人員編制、經費來源等事項。6月15日,地委專門成立了《閩東報》復刊籌備領導小組。 1989年11月1日,《閩東報》正式復刊。習近平參加了復刊大會,并給各記者站站長頒發記者站牌匾。他還特地寫了署名文章《堅定方向、弘揚正氣、振興閩東——為〈閩東報〉復刊而作》,發在第一期頭版頭條,“期望《閩東報》重展當年雄姿,緊扣時代脈搏,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新閩東的宏偉大業中奏出時代的強音。” 1989年11月8日,復刊一周,習近平又主持召開地委辦公會議,專題研究《閩東報》復刊后亟待解決的人員、經費等問題。1990年5月3日,調離寧德前夕,習近平又專程到閩東報社召開宣傳、新聞工作座談會,看望員工,親切話別。臨行前,他反復囑托報社班子,要把報紙辦好,為閩東爭光。調離寧德后,他依然牽掛著《閩東報》的成長。每每回憶起此事,王紹據仍感動萬分,“習近平總書記對《閩東日報》的關心,閩東報人永遠都忘不了。” 復刊《閩東報》是為了拓展宣傳思想文化陣地,提升傳播力、影響力。在寧德,習近平還創設了當時全國絕無僅有的新聞“兩會”制度。時任福建日報寧德記者站站長卓新德是親歷者。 “習近平到任寧德地委書記沒多久,有一天打電話請我到他辦公室商談事情。他開門見山就說,為了加強與福建日報等媒體的溝通,也為了媒體記者了解地委的工作安排和全區工作進展,是不是可以設立新聞‘兩會’制度?”卓新德回憶,之后敲定的新聞“兩會”制度正式開始運轉。 新聞“月談會”:每月10日召開,由地委負責人介紹一個月的工作安排,重要工作的進展情況、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等;由福建日報記者介紹每個月報社的宣傳要求、報道安排,以及新聞界和群眾對地委工作的意見、建議等。 新聞“通氣會”:每季度最后一個月的20日召開,由地委辦主任向記者通報每季度地委、行署正在抓的重點工作、階段性成果、全區性重要事件,并當場答復記者需要了解的事情。 “新聞‘兩會’,就相當于現在大家都知道的新聞發布會。當時,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僅有的,受到我們新聞工作者熱烈歡迎,也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獲取信息、開展采訪工作。”卓新德說。 當時,寧德正處于“擺脫貧困”、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群眾反映情況、表達訴求比較多,福建日報寧德記者站也成了群眾來訪的“接待站”。為此,地委、行署贈送了一臺原裝進口空調和一套轉角沙發給記者站,用于接待群眾。“當時,連地委、行署都沒有這么好的空調,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群眾工作和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視。”卓新德說。 |
電視音樂片《山海的交響——閩東抒懷》,是閩東文藝史上的佳作,至今仍為閩東人民念念不忘。而催生這一藝術碩果的,正是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 當時,寧德還比較落后,無論是抓經濟發展還是文化建設,閩東人顯得不夠自信,較有壓力。 深入基層、廣泛調研之后,習近平認為,壓力可以使人“窮則思變,知難而進”,但不希望“人們只看到窮,那樣就很容易失去信心”。 如何提振干部群眾的自信心?習近平指出,“在講壓力的時候,不要忘了講動力”,這動力來自“閩東的光彩”,一種精神、文化的支撐力量。 什么是閩東的光彩?在《閩東之光——閩東文化建設隨想》中,習近平分析道:“閩東的錦繡河山就是一種光彩。閩東的燦爛文化傳統就是一種光彩。閩東人民的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善良質樸的精神就是一種光彩。認識到自身的光彩,才有自信心、自尊心,才有蓬勃奮進的動力。” 習近平還從戰略高度闡述了文化建設對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要性:“從整個國家來說,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民族的延續和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我們已經樹立了強烈的民族自信心,無論是在民族危亡,還是在民族昌盛時期,這種自信心都是我們民族精神中最穩定的成分。正是這種自信心,使中華民族度過了近代史上許多內憂外患的危機,使中華民族在世界上有了令人敬佩的今天。” 閩東的文化建設也具有同樣的意義。習近平指出:“我們有一個明確目標:通過文化建設,弘揚民族文化傳統,不僅增強我們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外界對閩東的信心。”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思路,習近平設想,拍攝一部電視音樂片,利用電視這一現代化的傳播工具,展示閩東的閃光點。這樣,走向全國,把閩東之光傳播開去,“大家就會向往閩東,熱愛閩東,把心血汗水澆灌在閩東”。 1989年10月8日,寧德地區文學藝術界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寧德地區文聯正式成立。會議期間,時任省文聯副主席、省音協副主席章紹同與省音協藝術創作委員會主任郭祖榮向時任寧德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王凌建議:“由省音協與地區文聯聯合創作一部歌唱閩東的電視音樂片。” 王凌向習近平匯報了這個想法,當即得到習近平的贊同和支持。“在閩東賓館,大家暢談了一個多小時。習書記說,這部電視音樂片要展示閩東的閃光點。有風光畫面,有歌曲,視聽結合,情景交融,雅俗共賞,形成一個閩東風味。他還建議,先按商談的內容起草一個方案。至于題目,大家也討論了一下,初定為‘山海的交響’。”王凌回憶。 1990年1月,根據習近平“要尊重文藝創作規律、尊重藝術家”的要求,寧德地區文聯與省音協共同召開創作會議。經過反復探討,音樂片的具體構想漸漸清晰,就是要突出四個“風”——通過優美而有特色的歌曲演唱,反映閩東的山海風光、建設風貌和風土人情,尤其要突出反映閩東人的風格,即改革開放的博大胸懷和滴水穿石的堅韌意志。 1990年2月27日,在閩東賓館,習近平和創作組座談。習近平動情地說:“生活是文藝的源泉,詩歌為心靈的抒唱。大家辛苦了。” 習近平認為《山海的交響》的立意概括得很好:“這是山與海的交響,山海風光與閩東精神的交響,是歷史、現實與未來的交響,是力與美的交響。”并提出:“這也是藝術家與人民心靈的交響。”他希望,這些來自生活的歌曲,再回到群眾中去接受檢驗。 “20多年過去了,很多文藝工作者和我一樣都覺得,這四個‘風’的主旨和五個‘交響’的立意,高屋建瓴,放在現今這個時代也不過時。”王凌說。 |
在福州工作期間,習近平重視發揮黨報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經常關心《福州晚報》的發展,并到報社現場辦公,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1991年1月14日,《福州晚報》上刊登了一則消息《我們也需要一本“福州辦事指南”》,反映群眾對提高機關服務水平的呼聲。習近平看到報道,當即要求有關部門組織人員編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編寫完成了26萬字的《福州辦事指南》和19萬字的《福州市民辦事指南》,當年6月出版,大大方便了外商投資經商和市民辦事,真可謂是“一冊在手,辦事不愁”,很多老百姓豎起了大拇指。 對于省委機關報《福建日報》,習近平更是關愛有加,在關心、支持福建日報新聞宣傳工作,為黨報事業發展排憂解難的同時,還身體力行為《福建日報》撰稿。 據不完全統計,習近平在《福建日報》上共刊發32篇署名文章,包括詞作《念奴嬌·憶焦裕祿》、詩作《七律·軍民情》、謀劃福州發展的思考《再造一個“金三角”》和《關于擴大開放的思考》、總結“晉江經驗”的《研究借鑒晉江經驗,加快構建三條戰略通道》等。 1990年12月,習近平在同記者座談時說,“《福建日報》是我最喜歡讀的黨報之一,是每天必需的‘早餐’”。他說,黨報黨刊始終是我們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和政府的喉舌,也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聲音。各級各部門和干部群眾要把黨報黨刊作為自己的良師益友,在閱讀、學習中了解全局、掌握政策、提高認識、指導工作。 《福建日報》創刊50周年、60周年,習近平不論是在地方,還是在中央工作,都發來賀信祝賀、鼓勵。2002年8月25日,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掛牌成立,出差在外的時任省長習近平特地發來賀信,希望福建日報“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新聞工作隊伍,做強做大報業集團,不斷擴大影響力,把報業集團建成我省宣傳戰線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的主力軍和主陣地”。 對廣播電視事業,習近平也很關心,多次接受福建電臺、電視臺的采訪,縱論福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 2002年7月31日,福建省“十五”期間社會事業重點建設項目——福建廣播電視中心開工建設,時任省長習近平出席開工儀式,并為中心工程培土奠基。2011年1月1日,福建廣電中心正式啟用,全省廣播電視硬件設施水平躍上一個新臺階。 |
200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與福建人民藝術劇院《滄海爭流》劇組人員交流。(資料圖片) 東南網8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段金柱 鄭璜 林劍波 通訊員 林宇熙)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 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并希望大家,“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論述文化自信。“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在閩工作期間,習近平高度重視文化建設,他指出:弘揚“閩東之光”,鼓勵文化工作者“多出力作、佳作、大作、杰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精神支撐; 他重視輿論陣地、文化傳播載體建設,親自推動《閩東報》復刊,關心、支持福建日報、福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的宣傳思想工作,為講述“福建故事”搭好平臺; 他關心文藝團體生存發展,從軟硬件、體制機制等方面提供保障,為文化繁榮“保駕護航”,推動了閩劇振興,福州及福建戲曲、歌舞、書畫等文化事業蓬勃發展; 他極為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了許多前瞻性的思想和觀點,推動了福州三坊七巷、三明萬壽巖等文化遺產的保護,為延續福建文化的“根”與“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風云雄氣象,筆墨辟鴻蒙。” 物換星移,轉瞬十多年過去了,習近平點燃的文化星火,至今仍熠熠生輝,不斷發揚光大。近日,本報記者探訪八閩大地,追尋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推動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延伸閱讀: 山海情懷 赤子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黨建篇 改革爭先 擊水中流——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改革篇 開放發展 風起帆張——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開放篇 滴水穿石,功成不必在我——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發展篇 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扶貧篇 勇立潮頭,建設“數字福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信息化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強烈的民族自信心,是我們民族精神中最穩定的成分,使中華民族在世界上有了令人敬佩的今天。通過文化建設,弘揚民族文化傳統,不僅增強我們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外界對我們的信心” ——習近平《擺脫貧困·閩東之光——閩東文化建設隨想》 《山海的交響》激蕩人心 “頌贊家鄉海山的歌聲是最壯美的。”26年過去,年逾古稀的王凌還完好保存著冰心先生1991年2月從北京寄來的親筆題詞。 原來,1991年1月,時任寧德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的王凌,給祖籍福州的冰心先生寄去了《山海的交響——閩東抒懷》錄像帶、歌曲集和信件,請她提出寶貴意見。冰心先生隨后欣然題詞,高度評價《山海的交響》。 電視音樂片《山海的交響——閩東抒懷》,是閩東文藝史上的佳作,至今仍為閩東人民念念不忘。而催生這一藝術碩果的,正是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 當時,寧德還比較落后,無論是抓經濟發展還是文化建設,閩東人顯得不夠自信,較有壓力。 深入基層、廣泛調研之后,習近平認為,壓力可以使人“窮則思變,知難而進”,但不希望“人們只看到窮,那樣就很容易失去信心”。 如何提振干部群眾的自信心?習近平指出,“在講壓力的時候,不要忘了講動力”,這動力來自“閩東的光彩”,一種精神、文化的支撐力量。 什么是閩東的光彩?在《閩東之光——閩東文化建設隨想》中,習近平分析道:“閩東的錦繡河山就是一種光彩。閩東的燦爛文化傳統就是一種光彩。閩東人民的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善良質樸的精神就是一種光彩。認識到自身的光彩,才有自信心、自尊心,才有蓬勃奮進的動力。” 習近平還從戰略高度闡述了文化建設對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要性:“從整個國家來說,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民族的延續和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我們已經樹立了強烈的民族自信心,無論是在民族危亡,還是在民族昌盛時期,這種自信心都是我們民族精神中最穩定的成分。正是這種自信心,使中華民族度過了近代史上許多內憂外患的危機,使中華民族在世界上有了令人敬佩的今天。” 閩東的文化建設也具有同樣的意義。習近平指出:“我們有一個明確目標:通過文化建設,弘揚民族文化傳統,不僅增強我們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外界對閩東的信心。”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思路,習近平設想,拍攝一部電視音樂片,利用電視這一現代化的傳播工具,展示閩東的閃光點。這樣,走向全國,把閩東之光傳播開去,“大家就會向往閩東,熱愛閩東,把心血汗水澆灌在閩東”。 1989年10月8日,寧德地區文學藝術界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寧德地區文聯正式成立。會議期間,時任省文聯副主席、省音協副主席章紹同與省音協藝術創作委員會主任郭祖榮向時任寧德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王凌建議:“由省音協與地區文聯聯合創作一部歌唱閩東的電視音樂片。” 王凌向習近平匯報了這個想法,當即得到習近平的贊同和支持。“在閩東賓館,大家暢談了一個多小時。習書記說,這部電視音樂片要展示閩東的閃光點。有風光畫面,有歌曲,視聽結合,情景交融,雅俗共賞,形成一個閩東風味。他還建議,先按商談的內容起草一個方案。至于題目,大家也討論了一下,初定為‘山海的交響’。”王凌回憶。 1990年1月,根據習近平“要尊重文藝創作規律、尊重藝術家”的要求,寧德地區文聯與省音協共同召開創作會議。經過反復探討,音樂片的具體構想漸漸清晰,就是要突出四個“風”——通過優美而有特色的歌曲演唱,反映閩東的山海風光、建設風貌和風土人情,尤其要突出反映閩東人的風格,即改革開放的博大胸懷和滴水穿石的堅韌意志。 1990年2月27日,在閩東賓館,習近平和創作組座談。習近平動情地說:“生活是文藝的源泉,詩歌為心靈的抒唱。大家辛苦了。” 習近平認為《山海的交響》的立意概括得很好:“這是山與海的交響,山海風光與閩東精神的交響,是歷史、現實與未來的交響,是力與美的交響。”并提出:“這也是藝術家與人民心靈的交響。”他希望,這些來自生活的歌曲,再回到群眾中去接受檢驗。 “20多年過去了,很多文藝工作者和我一樣都覺得,這四個‘風’的主旨和五個‘交響’的立意,高屋建瓴,放在現今這個時代也不過時。”王凌說。 1990年12月24日,長達50分鐘的《山海的交響——閩東抒懷》在福建電視臺演播廳舉行首映禮,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應邀參加。他說:“這部片子弘揚正氣、弘揚民族文化,使大家看到信心、前途和力量,弘揚了閩東的風格和精神,激發了群眾。”觀賞者一致認為,這部電視音樂片融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于一體,將閩東之光展現給了世人。 1991年2月,《山海的交響》在中央電視臺播映,在全國尤其是福建產生了巨大反響。同年,該片榮獲福建省第四屆電視藝術獎一等獎、全國第五屆電視文藝最高獎“星光獎”。1995年3月,又獲得福建省首屆百花文藝獎。 在閩東,不僅“山海”是“閩東之光”,畬族文化等也是閩東文化的閃光點,習近平高度重視這方面的文化建設。 1989年1月和6月,習近平明確要求,抓緊修建畬族博物館,辦好畬族研究會和畬族歌舞團,以豐富我國多民族的文化寶庫。在他的倡導和推動下,1990年10月,首屆福建省閩東畬族文化藝術節在寧德成功舉辦。 近30年過去,很多當年的親歷者依然覺得,習近平關注閩東之光,不僅在于具體的作品、場館,更在于精神力量的支撐。他有著更高遠的冀望:通過倡導弘揚閩東之光,激發閩東人民蓬勃奮進的動力;宣講傳播閩東之光,增強閩東人民的自信心,也讓遠方的人們了解閩東,促進閩東對外開放。 多出力作、佳作、大作、杰作 “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2016年11月30日,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殷殷囑托。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對文藝創作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如何更好地創作,就有著深邃的思考。 1992年5月19日,在福州市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大會上,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明確提出,到20世紀末,福州的文藝事業要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做到“三個相適應”:與福州作為省會城市的地位相適應,與福州作為沿海對外開放城市的現代化建設發展程度相適應,與福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所應起的作用相適應。 為此,他要求,“各藝術門類都要大力提高藝術生產力”,不僅注重數量,也要講究質量,“爭取多出力作、佳作、大作、杰作”。針對當時的文藝發展現狀,他提出,各個藝術門類的創作要全面發展,比較薄弱的文學、音樂、影視創作要向屢創佳績的閩劇學習,大力改觀;要更多地挖掘福州的歷史和現實題材,突出福州的地方特色,形成一種獨特的福州風格、福州流派、“福州味”。 正是有了這樣深遠的思考,習近平的目光觸及到普通的文藝工作者身上。“不單是臺前的文藝人才,習近平書記也很關心幕后的創作者。處于寂寞狀態的創作者,恰恰是文藝精品最根本的源頭。”時任福州市劇目創作室主任馬書輝回憶。 受到習近平關注的,是一部54萬字的反映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的長篇小說,以及它的作者池敬嘉、華瑜夫婦。 “1993年5月18日,我接到市委辦工作人員的電話,說習書記希望了解福州市的文藝創作情況,讓我這兩天不要離開福州。”池敬嘉笑著說,一直以來他喜歡全國各地“到處亂跑”,收集、考證創作素材。 1993年5月20日上午8時許,池敬嘉與夫人華瑜、閩劇編劇楊基一同來到習近平的辦公室。楊基等人創作并由福州市拍攝的電視連續劇《馬江之戰》,當時在中央電視臺連續播放3次,全國各省市電視臺也相繼播放,轟動一時。 池敬嘉記得:“當時市委辦工作人員說,談1個小時左右。我還說,1個小時太多了。”哪承想,這一談,就是一整個上午。一開始,他們有些拘謹,習近平對他們說:“今天就當作聊天,我想了解一下創作情況。近幾年來,市委提出‘振興閩劇’之后,福州戲曲界已出了一些好作品,但相比之下,福州在小說、影視創作方面還顯得薄弱一些,必須迎頭趕上。” 令池敬嘉意外又驚喜的是,“習書記對歷史文化十分關心且很有研究,印象最深的是,他還提到了黃乃裳的三弟黃乃模,在甲午海戰中與鄧世昌一起率領‘致遠’號將士壯烈犧牲”。 “習書記說,福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有許多厚重的歷史題材和人物值得去寫。比如二七工運烈士林祥謙、黃花崗英烈林覺民的事跡可歌可泣,很有文學價值。再比如,馬尾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僅是馬江海戰的發生地,也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這些歷史和人物都可以成為創作的源泉。”池敬嘉說,3個多小時的時間里,習近平與他們談馬尾船政、林則徐、黃乃裳等福州歷史文化、名人,給他極大的啟發。 對此,習近平談了自己的看法:“我們應該對一些歷史人物包括洋務運動的人物,給予歷史的、實事求是的評價,并在文藝作品中給予客觀、公正的反映。這樣的作品目前還很少,福州的作家不來反映福州的歷史和人物,這能行嗎?” 池敬嘉說:“對于創作什么,習書記不僅關心歷史,也關心現實。”在交談中,習近平說:“文學藝術不僅要反映歷史,而且更要善于在現實中尋找題材。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福州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火如荼的現實生活中有不少題材需要文藝工作者下功夫去挖掘、選取、提高。每一位文藝工作者都應該是改革開放的謳歌者。” 針對各個文藝門類如何全面發展問題,習近平說:“福州的文化工作在普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提高上還缺少尖子,缺乏‘拳頭產品’。福州市已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圍,但必須改變文藝工作者各自為政的狀況,使大家團結起來,形成‘集團軍’,這樣才能產生一股巨大的創作力量。” 1993年6月10日《福州晚報》(當時的福州市委機關報)在頭版頭條報道了“市委書記與作家暢談創作”,這在當時的福建乃至全國都是不多見的。 這么隆重的“陣勢”,池敬嘉始料未及:“我到現在還保留著當天的《福州晚報》。我沒想到,一位市委書記在百忙之中和我們幾位作家暢談了這么久;我沒想到,習書記對創作這么關心、這么在行;我也沒想到黨報還這么高規格地做了報道。” 這次談話,也影響了池敬嘉此后的創作之路。他開始將目光更多地投向福州這塊擁有豐富歷史文化寶藏的土壤。2013年,池敬嘉花了20多年研究、創作完成的以黃乃裳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出版。這與習近平對黃乃裳的關注,以及鼓勵池敬嘉進行這方面的創作,不無關系。 “作為愛國僑領,黃乃裳第一個率領福建移民開拓南洋,推動與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池敬嘉說,習近平在1991年11月召開的黃乃裳開墾“新福州”9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要進一步學習和發揚黃乃裳先生的愛國主義、艱苦創業、不懈探索與追求進步的精神,“習書記眼光長遠、開放,現在他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內在思路是一以貫之的。” 拓展宣傳文化陣地,奏出時代強音 “如果沒有習書記親自推動,《閩東報》不會這么快復刊。我也不會改變命運,從一個基層通訊員變成黨報總編輯。”回首近30年前艱辛創業的點點滴滴,已退休10年的《閩東日報》原總編輯王紹據頗為感慨。 《閩東報》是寧德地委機關報,1952年創刊,1969年由于歷史原因被迫停刊。改革開放后,省內南平等地市黨報相繼復刊,但《閩東報》復刊一直擱淺。 1988年6月,習近平調任寧德地委書記,他多次在地委會議上強調:任何工作,輿論先行,寧德沒有報紙怎么能行!1989年5月23日,習近平主持召開地委專題辦公會,議定了《閩東報》復刊時間、機構規格、人員編制、經費來源等事項。6月15日,地委專門成立了《閩東報》復刊籌備領導小組。 1989年11月1日,《閩東報》正式復刊。習近平參加了復刊大會,并給各記者站站長頒發記者站牌匾。他還特地寫了署名文章《堅定方向、弘揚正氣、振興閩東——為〈閩東報〉復刊而作》,發在第一期頭版頭條,“期望《閩東報》重展當年雄姿,緊扣時代脈搏,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新閩東的宏偉大業中奏出時代的強音。” 1989年11月8日,復刊一周,習近平又主持召開地委辦公會議,專題研究《閩東報》復刊后亟待解決的人員、經費等問題。1990年5月3日,調離寧德前夕,習近平又專程到閩東報社召開宣傳、新聞工作座談會,看望員工,親切話別。臨行前,他反復囑托報社班子,要把報紙辦好,為閩東爭光。調離寧德后,他依然牽掛著《閩東報》的成長。每每回憶起此事,王紹據仍感動萬分,“習近平總書記對《閩東日報》的關心,閩東報人永遠都忘不了。” 復刊《閩東報》是為了拓展宣傳思想文化陣地,提升傳播力、影響力。在寧德,習近平還創設了當時全國絕無僅有的新聞“兩會”制度。時任福建日報寧德記者站站長卓新德是親歷者。 “習近平到任寧德地委書記沒多久,有一天打電話請我到他辦公室商談事情。他開門見山就說,為了加強與福建日報等媒體的溝通,也為了媒體記者了解地委的工作安排和全區工作進展,是不是可以設立新聞‘兩會’制度?”卓新德回憶,之后敲定的新聞“兩會”制度正式開始運轉。 新聞“月談會”:每月10日召開,由地委負責人介紹一個月的工作安排,重要工作的進展情況、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等;由福建日報記者介紹每個月報社的宣傳要求、報道安排,以及新聞界和群眾對地委工作的意見、建議等。 新聞“通氣會”:每季度最后一個月的20日召開,由地委辦主任向記者通報每季度地委、行署正在抓的重點工作、階段性成果、全區性重要事件,并當場答復記者需要了解的事情。 “新聞‘兩會’,就相當于現在大家都知道的新聞發布會。當時,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僅有的,受到我們新聞工作者熱烈歡迎,也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獲取信息、開展采訪工作。”卓新德說。 當時,寧德正處于“擺脫貧困”、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群眾反映情況、表達訴求比較多,福建日報寧德記者站也成了群眾來訪的“接待站”。為此,地委、行署贈送了一臺原裝進口空調和一套轉角沙發給記者站,用于接待群眾。“當時,連地委、行署都沒有這么好的空調,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群眾工作和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視。”卓新德說。 1990年4月,調任福州市委書記后,習近平依然高度重視新聞宣傳工作。在1990年6月4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界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指出:現代領導需要通過新聞媒介同群眾建立聯系,任何忽視新聞工作的傾向都是要吃虧的。 習近平說:“新聞界既是益友,又是良師。市委、市府將一如既往保持同新聞界的密切聯系,同大家一起更好地運用新聞輿論工具,貫徹落實好黨的方針政策。既歡迎大家正面宣傳福州,以鼓舞福州人民的斗志,提高福州的知名度;也歡迎大家指出福州存在的問題,以利于我們改進工作。” 延續在寧德的做法,1994年10月,福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建立每兩月一次的新聞記者月談會制度,以進一步強化與新聞界的溝通。在當月14日舉行的月談會上,習近平等市領導與記者進行了對話和交流。 在福州工作期間,習近平重視發揮黨報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經常關心《福州晚報》的發展,并到報社現場辦公,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1991年1月14日,《福州晚報》上刊登了一則消息《我們也需要一本“福州辦事指南”》,反映群眾對提高機關服務水平的呼聲。習近平看到報道,當即要求有關部門組織人員編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編寫完成了26萬字的《福州辦事指南》和19萬字的《福州市民辦事指南》,當年6月出版,大大方便了外商投資經商和市民辦事,真可謂是“一冊在手,辦事不愁”,很多老百姓豎起了大拇指。 對于省委機關報《福建日報》,習近平更是關愛有加,在關心、支持福建日報新聞宣傳工作,為黨報事業發展排憂解難的同時,還身體力行為《福建日報》撰稿。 據不完全統計,習近平在《福建日報》上共刊發32篇署名文章,包括詞作《念奴嬌·憶焦裕祿》、詩作《七律·軍民情》、謀劃福州發展的思考《再造一個“金三角”》和《關于擴大開放的思考》、總結“晉江經驗”的《研究借鑒晉江經驗,加快構建三條戰略通道》等。 1990年12月,習近平在同記者座談時說,“《福建日報》是我最喜歡讀的黨報之一,是每天必需的‘早餐’”。他說,黨報黨刊始終是我們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和政府的喉舌,也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聲音。各級各部門和干部群眾要把黨報黨刊作為自己的良師益友,在閱讀、學習中了解全局、掌握政策、提高認識、指導工作。 《福建日報》創刊50周年、60周年,習近平不論是在地方,還是在中央工作,都發來賀信祝賀、鼓勵。2002年8月25日,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掛牌成立,出差在外的時任省長習近平特地發來賀信,希望福建日報“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新聞工作隊伍,做強做大報業集團,不斷擴大影響力,把報業集團建成我省宣傳戰線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的主力軍和主陣地”。 對廣播電視事業,習近平也很關心,多次接受福建電臺、電視臺的采訪,縱論福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 2002年7月31日,福建省“十五”期間社會事業重點建設項目——福建廣播電視中心開工建設,時任省長習近平出席開工儀式,并為中心工程培土奠基。2011年1月1日,福建廣電中心正式啟用,全省廣播電視硬件設施水平躍上一個新臺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99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時任福建省代省長)參觀永定暴動遺址。(資料圖片) 二、“要軟、硬件一起抓,逐步改善文化事業單位條件;要引進、培養并舉,抓好文化隊伍建設,力爭一流的水平、一流的質量;要加強宏觀調控,理順管理機制,確保文化市場健康發展” ——1994年5月10日習近平在福州文化系統干部職工座談會上講話 “半邊樓”·“桂芳橋” “因為有了習書記的支持,我們畫院的‘半邊樓’終于變成了完整的樓!”回憶往事,時任福州畫院副院長劉興淼感慨地說。 福州畫院是福建建立最早的書畫創作和研究的專門機構,到上世紀90年代初,在于山半坡處有兩層樓,但已不適應畫家創作和舉辦畫展的需要。 此后,他們規劃建設二期工程,讓“半邊樓”完整。“規劃做了,設計圖紙也請省建筑設計院設計好了,但由于種種原因就是落實不了,沒法開工建設。”劉興淼說。 沒想到,此事驚動了市委書記。 1994年5月10日下午,習近平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專門赴福州閩劇一團、市美術館、市群藝館、市文聯等單位調研,并主持召開了文化系統干部職工座談會。 為繁榮福州文化事業,習近平明確指出,要軟、硬件一起抓,逐步改善文化事業單位條件;要引進、培養并舉,抓好文化隊伍建設,力爭一流的水平、一流的質量;要加強對文化市場的宏觀調控,理順管理機制,確保文化市場健康發展。 這次座談會,針對文藝界人士提出的“憂”和“難”,習近平當場拍板決定支持福州畫院二期建設,并將其列為1995年福州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 之后,工程立馬提速。資金有保障:省里出200萬元,市里出400萬元;建設有進展:1995年年初正式開工,年底竣工。場地有保障之后,畫家們更能施展才華,一批福州畫家崛起,并蜚聲八閩乃至華夏畫壇。 擔任省委和省政府領導之后,在繁忙的工作中,習近平對文化事業的發展依然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 2000年11月3日,時任省長習近平率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專程前往省閩劇團、芳華越劇團、省人民藝術劇院、省歌舞劇院、省藝術研究所、福建電影制片廠、省文聯和省畫院調研,與文藝界人士共商繁榮文化大計。 習近平說,文化事業是一項公益性很強的事業,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他希望各級領導都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把文化建設問題擺上議事日程,關心和支持文化工作,形成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文化事業的合力和氛圍。 這是一次調研,同時也是一次現場辦公會。正是因為習近平的拍板,芳華越劇團“鳳凰涅槃”,重振輝煌。 “當時,劇場條件簡陋,排練不易。劇團也已經沉寂了很多年,演出很少。有人戲言,芳華到了福建,水土不服,該走了。”2000年從福州市調任福建芳華越劇團團長的林防說。 林防回憶,聽完劇團情況匯報,習近平當場就決定“包個大紅包”,撥款350萬元,用于修建新劇場。得知進出劇院大門,須從南北兩頭跨過白馬河,過小橋穿窄巷,十分不便,習近平又要求福州市在白馬河上修一座橋直通劇團。“習省長說,芳華越劇團創始人尹桂芳等老前輩,當年在最艱難的時候,支援福建,并在福州安家落戶,現在劇團發展遇到困難了,我們沒有理由不支持。” 2002年10月26日,福建省芳華劇院落成暨桂芳橋開通儀式舉行。新劇院可容納800人、設備齊全、功能完善。而白馬河上的新橋,就被命名為“桂芳橋”。 沒多久,芳華劇院一改“門前冷落車馬稀”的狀況,票友戲迷紛至,大門張燈結彩,成為白馬河文化園區的一大亮點。芳華越劇團也再攀藝術高峰:新編越劇《唐琬》等多次斬獲大獎;王君安、李敏摘取了戲劇“梅花獎”,“一團兩梅”奪人眼球。 “福州班”·“頂梁柱” 硬件要支持,軟件要保障。這當中,人才是關鍵因素。 習近平對培養人才,壯大文化隊伍,也極為重視。舉辦北京舞蹈學院“福州班”,就是一大舉措。這是北京舞蹈學院在上世紀90年代為地方舉辦的最后一屆定向委托培養班,由此,成就了“永遠的福州班”,至今仍傳為佳話。 上世紀90年代初,福州市歌舞團(后改為歌舞劇院)百廢待興,全團上下躊躇滿志,但苦于沒有優秀人才支撐。 習近平等市領導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決定從更高起點、更高層次培養人才:從全省、全國選拔24名功底好的苗子,送到北京舞蹈學院定向培養,開設“福州班”,市里為此撥專款24萬元——在當時,這不是一筆小錢。 1993年,還在上小學六年級的林姝敏,成為“福州班”的一員。和她同班的,還有其他23名面向全省及臨近省份招收的、同樣正值花季的學員。這是改革開放以后,福州送到高等藝術院校培育的首批舞蹈人才。 2017年,恰逢“福州班”畢業20周年。前些天,班主任拿出一張合影,林姝敏驚喜地發現,照片里前排中間的,正是當時到北京開會、專程去看望她們的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 “市里的確努力為我們的學習創造了最好條件。我們班是學院里第一個擁有班級電視、錄像的,就為了方便觀看影像資料。平時有任何困難,市里也會出面協調學校幫助解決。”回憶年少在京的求學生活,林姝敏頗感自豪。 1997年6月,24位學員完成學業,一回到福州,就投入到慶祝香港回歸等各類文藝演出中。正因為“福州班”的培養,她們練就了一身真本領,成了福州市歌舞團的“頂梁柱”,甫一亮相,就成為福州乃至福建舞臺上最亮眼的一群人。她們多次擔綱省里、市里重大文藝晚會的演出任務,贏得滿堂喝彩。 如今,“福州班”中的十多位,仍活躍在榕城舞臺上,林姝敏已經是福州市歌舞劇院副院長,她還參與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被網友譽為“最美火炬手”,其他人或堅持演出或承擔管理工作。離開劇團的幾位,也各自精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機制保障,振興閩劇 2017年5月22日,一則喜訊從廣州傳來:第2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福州閩劇演員吳則文憑借在原創廉政閩劇《蘭花賦》中的精湛表演榮膺“梅花獎”。 1993年,福州閩劇演員陳乃春首次摘取“梅花獎”。時隔24年,福州再摘“梅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福州閩劇院)由此成為福建少數同時擁有兩朵“梅花”的院團之一。 很多閩劇人感慨:“這與20多年前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全力支持閩劇事業發展,為振興閩劇、繁榮文藝打下的良好基礎,不無關系。” 閩劇,是閩都特色文化之一。主政福州期間,習近平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始終高度重視振興閩劇、繁榮文藝文化。 上世紀90年代初,福州戲劇戲曲驚艷全國。閩劇《天鵝宴》《丹青魂》先后榮獲“文華新劇目大獎”、第三屆“文華新劇目大獎”等多個國家大獎;閩劇演員陳乃春摘取了福州市第一個“梅花獎”。更令人稱道的是,在習近平的傾力支持下,1993年5月23日,第三屆中國戲劇節首次走出北京,在福州舉辦。 佳作頻出,盛會舉辦,一時風光,但這卻掩蓋不了福州閩劇當時面臨的煩惱和困境,主要包括:收入無法保障、人才引進難、排練演出場館不夠等。 “這并不是個案,所有的文藝團體當時都面臨著這些問題。”時任福州市歌舞團團長林防回憶說。 習近平的一次現場調研、辦公,從機制上為他們解決了煩惱。 1994年5月10日下午,習近平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專門赴福州閩劇一團、市美術館等單位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 “他沒架子,很親切,也不插話,只是靜靜聽大家暢所欲言。習書記說,一定要重視傳統文化,一定要關心藝人的生活,改善創作條件。”參加了座談會的林防回憶。 正是在這次會上,習近平當場拍板決定,當年增加撥款補貼市屬專業劇團人員工資,第二年(1995年)起正式列入財政預算。這項機制保障一直延續到今天。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閩劇人真的有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大家都感覺我們的煩惱和困難解決了,可以真正搞好創作了。”回憶起這個決策,很多當年參加了座談會的閩劇人都頗為感慨。 沒有了為生計所累的無奈,福州閩劇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屢創佳績。2001年,《畫龍記》榮獲“五個一工程獎”,實現了福州市該獎項零的突破;2001年,《蘭花賦》獲中國第七屆戲劇節曹禺優秀劇目獎、優秀導演獎、優秀演員獎等9個單項獎。一年雙魁,譽滿劇壇。已是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再作批示,希望閩劇院創作更多貼近時代脈搏、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優秀劇目。 此后,《黃乃裳》《紅豆緣》《王茂生進酒》《林則徐復出》等閩劇也斬獲多個國家級獎項,在更大的舞臺講述“福州故事”。 那天下午的座談會,在陳曉嵐的記憶里是“陽光普照”。“真的沒想到,我們曲藝團也享受到了財政保障工資的同等待遇!”作為當年參加座談會最年輕的代表之一,陳曉嵐如今已是福州市曲藝團團長。 和福州閩劇院、市歌舞團相比,福州市曲藝團處境更艱難。“因為待遇沒保障,我和其他年輕人一樣,也動過離開的念頭。”陳曉嵐說,由于這個原因,她參加座談會根本沒抱多大希望,沒想到,最終曲藝團也享受到“同等待遇”。“剛坐下來時也是三心二意,結果,心卻被習書記的話抓住了。” 那天之后,陳曉嵐的心定了下來,而且“一定要重視傳統文化”的理念,也影響貫穿了她此后的創作過程。她寫的所有曲藝文本,基本都和福州特色有關。近些年,整個團隊獲得省級以上獎項100多個,國家級的也有近10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0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考察。(資料圖片) 三、“保護歷史文物是國家法律賦予每個人的責任,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不可再生的珍貴歷史文物,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后代子孫,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后代的利益” ——2000年1月習近平對保護三明萬壽巖遺址作出批示 琉球館·鄧拓故居 2017年7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欣聞鼓浪嶼申遺成功,親自批示,表示祝賀,并指示:“要總結成功經驗,借鑒國際理念,健全長效機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傳承下去。”總書記對福建歷史文化的親切關懷,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歷史文脈的諄諄教誨,讓八閩兒女倍感親切,心潮澎湃。他當年在福建關心、保護歷史文物的種種情景,又浮現眼前。 “評價一個制度、一種力量是進步還是反動,重要的一點是看它對待歷史、文化的態度。要在我們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護、修復、利用搞好,不僅不能讓它們受到破壞,而且還要讓它更加增輝添彩,傳給后代。” 近30年過去,再度回味1991年3月10日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說的話,仍感覺到振聾發聵,引人共鳴。 這源自一場搶救文物的緊急行動,而且,由此揭開了福州保護文化遺產劃時代的一頁。 文物就是位于福州市中心南后街與楊橋路交會處的林覺民故居。林覺民烈士就義后,林家人為逃避清兵的追殺,躲到福州遠郊,將此宅賣給了冰心先生的祖父。1982年,這里被確定為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但在1989年,福州市有關部門批準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拆除林覺民故居部分建筑,準備建設商品房。當時在一家工廠工作、熱心文保事業的鼓樓區政協委員李厚威投書《福州晚報》,“建議完整保留林覺民故居”,但不久,刺眼的“拆”字還是被寫在了市文物保護碑上。 福州市政協委員張傳興再接力,立即寫信給剛到任不久的市委書記習近平,并撰文《林覺民、謝冰心故居不容再拆》,發表于1990年12月1日的《福建日報》,指出“如此不顧社會效益,不免使人失望”。 習近平看到來信后,立即讓市文管會核實,同時要求有關部門暫緩拆遷,并于1991年1月27日作出批示,要求市委辦公廳核實情況。 1991年3月10日下午,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林覺民故居召開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習近平親自主持。時任福州市文管會常務副主任、福州市博物館館長黃啟權參加了會議。 在林覺民故居二進大廳廊前,習近平問黃啟權:“老黃,這里是不是林覺民故居?”黃啟權回答:“對,我們站的地方就是林覺民故居的大廳。”“好,我們就決定把它保護下來,進行修繕。”習近平的話語很簡潔。 當年5月31日,故居修繕工程動工。11月9日,在辛亥革命福州光復80周年紀念日當天,林覺民故居修繕完成,并辟為福州市辛亥革命紀念館對外開放。 因為一直為保護林覺民故居奔走,李厚威的命運也得以改變,他由工廠正式調入林覺民紀念館工作,后來擔任館長。“開館當天,習近平書記除了參加剪彩儀式,還親自給省外客人當起了講解員。開館1個月內,他又3次來館了解觀眾反應,作出整改指示。”李厚威回憶。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而今,紀念館每天游人如織,館內播放著后人配音的《與妻書》,穿越時間的長河,依然催人淚下。 這次現場辦公會,不僅解決了林覺民故居的保護和修繕問題,還確定了1991年福州市要辦好7件保護文物的實事,包括制定《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等。 從此,福州文物保護進入“新時代”,在滔滔歷史洪流與城市發展的浪潮中,古城風貌與城市記憶得以留存。 在福州臺江區琯后街,穿過小巷,一座白墻青瓦的兩層清代建筑躍然眼前,門楣上的“柔遠驛”三字,述說著一段福州與琉球的友好往來史。 “柔遠”二字,取自《尚書·舜典》中的“柔遠能邇”,寓意是懷柔遠人,以示朝廷對外邦的安撫。明朝成化年間,市舶司自福建泉州移置于福州,設立了附屬機構“柔遠驛”,作為接待琉球國賓客及與琉球貿易往來的場所,民間稱之為“琉球館”。當年設有進貢廠,頗具規模,后來長期改作他用,館舍年久失修。 在福州工作期間,習近平十分關心和重視福州與那霸(沖繩縣首府,古琉球王國首都首里城遺址所在)的友好交流,他曾于1991年5月率友好訪問團赴那霸參加兩市結好10周年紀念活動,那霸市政府修建了以“三山兩塔一江”為基調的“福州園”以作紀念。1990年至1996年間,他還多次會見那霸市友好訪問團,為兩市友好關系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正是在1991年3月10日習近平書記主持召開的現場辦公會上,決定修復琉球館,作為福州市中外文化交流紀念館,并落實了具體工作事項。”黃啟權回憶,修復、陳列工作均由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負責,經費由市政府核撥。 歷時一年,設計、搬遷工作完成。1992年11月,習近平親自檢查了解修復、陳列情況。1992年12月9日上午,琉球館修復暨福州對外友好史館開館典禮舉行,習近平到場致辭并剪彩。 “那天,日本那霸市議長、副市長等人也應邀參加。”黃啟權說,琉球館的開館是福州與那霸兩市友好關系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琉球館的重新修復竣工和那霸市“福州園”的建成正是雙方發展友誼而共同努力的新成果。 2016年,時值福州與那霸締結友好城市35周年,同年8月,琉球館陳列布展工程啟動。2017年1月,琉球館史跡陳列展揭幕,回顧、展示兩地之間友好交往的歷史、文物,是目前全國僅有的此類歷史主題博物館。 除了林覺民故居修繕、琉球館修復,黃啟權還主持修復了鄧拓故居,參與修復了華林寺、于山大士殿、戚公祠等。“我算是半路出家的‘文物人’,但正是因為在習近平同志領導下,參與了這些工作,‘與文物共存亡’的意識從此刻在了心中。”86歲的黃啟權感慨地說。 修復鄧拓故居最讓黃啟權記憶深刻,回憶此事,他一連用了三個“困難”形容:“那時,收回困難,拆遷困難,修復更困難。” 1912年,鄧拓出生于烏山腳下第一山弄4號的木樓中,度過青蔥歲月,而后一生為黨的事業奮斗。 1991年4月20日,鄧拓夫人丁一嵐致信給習近平,建議修復鄧拓故居,并予以開放。彼時的鄧拓故居產權復雜,年久失修。 1991年5月初,習近平首先批示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調查。從當年10月開始,整整花了一年時間,經過反復磋商,終于在1992年10月由市政府出資贖回產權,11月9日正式辦好產權轉移手續,從此,鄧拓故居由市文管會接收、管理。 1992年11月8日,福州市政府撥款修復。其間,與丁一嵐女士及其子鄧壯充分溝通,經過半年時間的四五次修改,最終定下具體修復方案。1993年12月,歷時半年,按原貌修復了主樓,修整了庭院,恢復了自然景觀,還把摩崖石刻、墨池和水井等古跡一一復原,故居修復全面竣工。 1994年2月24日,鄧拓故居修復竣工暨開館典禮舉行,習近平親自參加并講話。73歲的丁一嵐女士抱病從北京趕來。當天,下了大雨,丁一嵐在致辭中深情呼喚:“鄧拓,您歸來啊!福州人民想念您!”一往情深,令人動容。 在福建任職期間,習近平還對林則徐出生地、三明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等文物的修復和保護,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位于三明市的萬壽巖遺址被發現,把福建有人類活動的歷史提前了十幾萬年,由此被人們稱為“南方周口店”,具有重大的價值。不過,由于萬壽巖早就被三明鋼鐵廠出資購得,作為采礦點。當地熱心村民擔心礦山開采危及遺址,于是到處奔走相告。 1999年12月底,省文化廳向省政府提交了“關于三明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保護有關情況的緊急匯報”。時任代省長習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明確指出:保護歷史文物是國家法律賦予每個人的責任,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一直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歷史文物,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后代子孫,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后代的利益。三鋼馬上落實,以大局為重,全面停止了在萬壽巖的爆破開采,異地選定了新的采礦點。 此后,萬壽巖遺址保護工作提速,并取得重大進展。2001年3月,萬壽巖遺址被評為“200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6月躋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列。 “我曾有幸主持過福州這座美麗古城的工作,曾為保護名城做了一些工作,保護了一批名人故居、傳統街區,加強了文物管理機構,增加文物保護的財政投入。衷心希望我的后任和全省各個歷史文化名城的領導者比我做得更好一些。”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為曾擔任福州市文物局局長曾意丹所著的《福州古厝》作序,他再次憶起保護文物的“福州往事”。 在《序》中,習近平指出:“發展經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文物,保護好名城,同樣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二者同等重要。”對照回味,習近平總書記現在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與此是一脈相承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福州瓷牌”·“四個一” 順著文儒坊的石板路,尋至大光里北側8號,坐落著“福州首屈一指的詩樓”,斑駁的紅木門上掛著一塊搪瓷銘牌——“福州市名人故居·陳衍故居”,落款為“福州市人民政府立,一九九一年十月”。 這種銘牌用搪瓷燒制而成,不懼風雨,相當于從法律意義上保護名人故居。上世紀90年代初,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不如現今強烈,在這樣的氛圍中,福州市就創新探索出“掛牌保護”的做法,在當時尚屬全國首創。 正是在1991年3月10日的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上,習近平提出,在全市開展一次全面的文物普查,對全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全部掛牌立碑,對名人故居、遺址等分別采取立碑紀念、掛牌昭示等辦法加強管理,并一律建立檔案。 1991年3月12日,省市人大代表視察福州市文物工作反饋會上,福州市正式決定用市政府掛牌形式從速保護一批名人故居。1991年9月,經調查研究,福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64處市區名人故居,比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予以掛牌保護。 從1991年10月到1992年1月,這64處名人故居全部掛上了搪瓷燒制的“福州市名人故居”銘牌,包括陳衍故居、陳若霖故居、高士其故居等。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后,福州市公布的最大一批名人故居。 20多年過去,這些故居有的已經升格為各級文保單位,其他的仍以“福州市名人故居”的名義得到妥善保護。這些故居門前依然掛著獨具時代特色的搪瓷銘牌,經歷風雨,見證歷史。 “這些故居中絕大部分當時還不算文保單位,原則上不受文物法保護。可以想見,如果不是掛牌保護起來,很多都會在城市建設中面臨被拆的命運。近30年過去了,回頭看,當時的做法是多么富有遠見啊!”黃啟權說。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福州工作期間,習近平著眼長遠,著力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化、法制化,除了“福州瓷牌”這一創新之舉外,他還做了多項開創性探索和實踐。1991年3月10日召開的具有歷史意義的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就議定了“四個一”保障機制,至今仍廣受稱贊。 一個局。現場辦公會確定,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增加事業編制10名。1994年11月11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的專題研究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市委常委會又議定,健全文物管理工作機構,在機構改革中考慮設立市文物管理局。1995年6月,福州市文物管理局正式成立,作為市直二級局,人財物相對獨立,定編20人。 一個隊。現場辦公會明確提出,建立福州市考古隊,1991年6月正式成立,定編8人。這為提升福州文物考古水平,進一步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多年來,福州市考古隊在多個考古領域創下輝煌業績。 一顆印。現場辦公會明確提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中的現有使用單位,都要與文物主管部門簽訂‘使用保證合同’”。由此延伸,福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從1992年開始,城建項目立項時需要征求文物部門的意見,加蓋市文管會(后改為市文物局)的印章。“以前只需蓋規劃建設部門的印章就可以了,增加了文物部門的一顆印,保護文物的主動性大大加強了,建設性破壞的可能性盡量避免和減少了。”黃啟權說。 一百萬元。過去,福州全市每年的文物修繕經費只是從城市維護費中列支8萬元,此次現場辦公會議定,從當年(1991年)開始,此項費用每年市財政撥款100萬元,以后逐年增加。這筆錢在當時不是小數目,由此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 “福州瓷牌”、“四個一”制度,以及一系列具體保護舉措,奠定了福州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基礎。今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專題研究文物保護工作,繼續強化“四個一”文物保護機制。 “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習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間,推動文化建設的一系列前瞻性思想和觀點以及開創性實踐,既為八閩大地的文化傳承和復興注入了時代活力,也為后來者薪火相傳傳遞文明之光、建設文化強省奠定了堅實基礎。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八閩兒女正汲取先行者的智慧和營養,砥礪奮進,堅定文化自信,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在追尋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講好“福建故事”,貢獻“福建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