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三明入畫來
2020-12-19 10:43:5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蔡秀明 作者: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連接西北隅,是閩江的源頭之一,生態、自然、旅游資源優勢得天獨厚。 十二月的三明,仍然綠水環山,青山繞城。 從革命老區“風展紅旗如畫”,到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囑托三明要畫好“山水畫”,再到精神文明之花在三明這方水土綻放新姿,一幅三明山水長卷正在徐徐展開。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1930年毛澤東寫下《如夢令·元旦》,是三明革命戰爭年代如火如荼斗爭場景的真實寫照。 1934年10月,約1.4萬名中央紅軍從三明寧化開始長征,絕大部分人壯烈犧牲,到達陜北后僅存76人。 “要飲水思源,決不能忘了老區蘇區人民。”2019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兩會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加快老區蘇區發展,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老區精神積淀著紅色基因。 三明市明溪縣,群山秀美,溪水環繞。冬少嚴寒,夏無酷暑的明溪被稱為“中國紅豆杉之鄉”。 早年間,紅豆杉在我國境內僅少量分布,而明溪縣卻“耕種”出了5萬畝。 “紅豆杉育苗很難突破,它的種子結構有三層,難度非常大。”明溪紅豆杉產業研究所所長余能健介紹說。 紅豆杉樹體能提取活性最強的抗癌物——紫杉醇,具有極強的開發價值和市場潛力。為了帶領百姓脫貧,2001年,余能健在明溪舉辦了中國第一個紅豆杉種植培訓班。“那時候,電話費一個月要五六百元,都是農民打電話問關于種植技術的。” 紅豆杉種植技術普及了起來,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小洋房。 紅豆杉產業紅紅火火,余能健卻已開始居安思危。2012年,余能健對南方紅豆杉綠化苗景觀選育等林業研究新項目,開啟了新一輪的技術攻關。 目前,紅豆杉種植已連續20多年成為明溪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根據當地政府統計顯示,明溪已有6000多農戶參與到紅豆杉種植中,幾年來每年增收可達1億元。 “我83歲了,經歷過貧困和落后,如何讓老百姓脫貧致富成為我們這代人的理想。”已經有48年黨齡的余能健堅定地說。 三明市,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8.73%,空氣、水、土壤質量均居全國前列,生態環境得天獨厚。 三明將樂縣常口村前,清澈的金溪緩緩地流淌。金溪對岸,延綿不絕的青山松木繁茂、飛鳥成群。 “總書記當年就站在村口,望著清澈的金溪河和對岸的青山思考了許久,然后語重心長地說,‘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當時的村林業員、現在的常口村村支書張林順回憶說。 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來到常口村調研時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有優勢的資源。 當地干部群眾把習近平的囑托融入18句話、72個字的村規民約,刻在村口的石碑上,當作全村的實踐指南,并于1999年制定常口村生態發展總體規劃。 20多年的時間里,村規民約碑見證著村子的發展變化。 “2000年,我當上了村主任,那時村財政收入只有3萬多,辦公費用都難以解決。” 張林順回憶說,常口村在“快揭不開鍋”的時候曾遇到過一個極大的“誘惑”。 在當時,有不少企業到常口村,希望收購山上的天然林生產一次性木筷。“甚至有人提出了20萬元的‘天文數字’。”張林順說。 “從小我們站在村口看到的是山綠意盎然的這一邊,但山的另一邊基本都是石頭,如果砍了山上的樹,就會成一整座光光的石頭山。”張林順說,當時村里最多的聲音就是要留住青山,再難也不能砍樹、不能賣山。 青山長青、綠水長流,當年保留下來的青山綠水變為了今天的無價之寶。 森林康養基地、生態文明教育培訓基地、皮劃艇訓練中心.....說到常口村的綠色產業,張林順和村民們如數家珍。 山青水秀,風景如畫的常口村還吸引了農業種植公司。 “茂密的森林是天然的病蟲害防火墻,四季不斷的清冽泉水是天然的水果‘保鮮庫’,這里特別適合種植高端臍橙。”常口分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良輝坦言,在常口村投資,就是看中這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氣。 如今,光是臍橙種植,每年就可為常口村帶來80萬元的收益。 “如果當年賣掉了山,砍光了樹,我們很多的產業就沒辦法再進來了。”張林順感慨地說。 雖然已過大雪節氣,在常口村800畝臍橙林里,仍有沉甸甸的果實掛在枝頭。 2015年2月28日,習近平在會見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先進代表時,指出“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是從三明開始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三明三元區富興堡街道為了解決在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存在的“死角”多、案件多、糾紛多、扯皮多等問題,由街道辦牽頭,聯合轄區內企事業單位等,組成精神文明建設協調委員會,本著“轄區內的事情由轄區單位商量著辦”的原則,翻開了共建文明區域的新篇章。 在今天的富興堡街道,有座“年輕的”老小區——東霞新村。 2017年10月,建于1985年的東霞新村列入市城市綜合治理項目,是“城市雙修”唯一重點改造的老舊小區、示范性項目。 “我們先后召開了8次居民代表大會,共收集了400多條意見。”富興堡街道辦事處主任鄧天華介紹說,本想先提升社區的“面子”,但居民最關心的是地下管網改造等“里子”的問題。 經過調整,改造方案由粉刷樓房外立面轉向了以提升基礎設施為主的方向。鄧天華說,要把錢花在刀刃上,為居民創造出有質感的幸福。 征集意見時,在工廠上夜班的居民小戴對停車位改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低層的住戶,很容易受到車輛光線以及聲音影響,這可能造成無法入睡的情況。” 不久后,富興堡街道和東霞社區拿出了解決方案:在居民樓和停車位之間建立2米寬的綠化帶。 基礎設施完善了、群眾口碑好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機制深入踐行。“能感受到社區的溫度”“提意見”的小戴成為了東霞新村的志愿者。 如今,在東霞新村,寬敞平整的“初心廣場”上,社區居民自發組織多種活動。東霞社區網絡春晚每年在這里上演,共建單位、民間文藝團體的文化志愿者紛紛登臺表演。一旁的兒童游樂場里,滑梯、轉椅、游藝架等各式設備一應俱全。廣場另一側的家風家訓園里,由東霞小學師生原創的童謠、各類經典故事隨處可見,春風化雨般地傳遞著文明的訊號。老人們在樂齡家園里幸福地生活著;孩子們在家、校、社會三方協力下茁壯成長。文明,在這里,是一句句暖語、一聲聲歡笑。 精神文明建設如深植于厚土的大樹,枝葉在推陳出新中愈加繁茂。 大美三明入畫來。 紅色豪情滿畫卷、畫好山區“山水畫”、文明新風入畫來,一幅三明山水長卷展現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