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大田后生仔》唱出了許多年輕人對家鄉的熱愛和眷戀,深受網友的喜愛。如今,一首由原唱歌手林啟得再創作的《三明后生仔》讓許多人知道了沙縣小吃在福建三明,一座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城市。 在MV中,我們跟隨畫面領略了三明市的一眾網紅地標和小吃——麒麟山、沙縣小吃、擂茶。朗朗上口的魔性曲調中那句帶勁的說唱,更是全曲靈魂所在——扁肉是磚,拌面是鋼,蓋起了沙縣的高樓大廈。 曾幾何時,沙縣小吃一元進店,兩元吃飽,五元吃好,成為不少人心中的國民小吃,其中扁肉、拌面、燉罐和蒸餃被譽為沙縣小吃“四大金剛”。把扁肉和拌面說成“磚”和“鋼”,像是揭開了沙縣小吃名氣和底氣的謎底。90年代,整個沙縣也沒幾座高樓,正是靠著吃苦耐勞的沙縣人,賣出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扁肉和拌面,才蓋起了今日沙縣的高樓大廈。 雖然許多人都品嘗過沙縣小吃里的扁肉,但他們未必了解,泥狀扁肉餡,是由木槌反復捶打豬腿肉上千次而成,正可謂千錘萬打更堅韌。在沙縣,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反復用木槌在案板上捶打一塊豬肉,不斷重復這一動作,不知不覺時間已經過去了20年,他揮舞木槌的右臂明顯比左臂粗了一圈。 許多人更不了解,包賣三餐的小吃業主,每天只睡三五個小時,在凌晨就開始張羅采買、備料、加工。起早貪黑、披星戴月,這其中的艱辛與困難,可想而知。所以,歷經千錘百煉的不僅是扁肉,更是永遠在奮斗和創新之路上的沙縣人、三明人。 目前有6萬多敢拼敢闖的沙縣人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帶動30萬人致富創業,沙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2805元增長到2019年的20528元,全縣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一次又一次捶打扁肉,看上去枯燥、乏味,但沙縣的今天,就來源于這樸實無華的勞動。難怪有網友留言:扁肉是磚,拌面是鋼,想不到我原來一直在給三明添磚加瓦,有機會一定要去這座神奇的城市逛一逛。 我們的胃早已熟悉了沙縣小吃的味道,但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沙縣是革命老區縣、中央蘇區縣,彭德懷、楊尚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率東方軍在此創建沙縣蘇區,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過去的崢嶸歲月已經化為歷史,但沙縣人、三明人的那股子奮斗精神歷經歲月打磨一直在代代傳承。 沙縣小吃業的成功之處在于定位準確,填補了低消費的空白,薄利多銷,闖出一條路子。當年的三明是紅軍長征的出發地之一,而今天,三明的沙縣人同樣闖出了一條路子,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為發展找到了方向和定位。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我們在沙縣小吃里品味到的不僅是美食美味,更是勞動者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精神。《三明后生仔》里的一張張歡樂笑臉、一幅幅城市美景,就是由無數勞動者的汗水凝結而成的;扁肉是磚,拌面是鋼,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就是這樣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一磚一瓦用雙手打造出來的。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