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黨成立100年,到2035年,再到新中國成立100年;從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再到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擘畫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這不僅是當代中國極其重要的頂層設計,更將是人類制度文明一段富有勇氣的征程。 回望歷史,中國奮力追趕現代化的歷程,蕩氣回腸又波瀾壯闊。怎樣治理社會主義這樣的全新社會?面對這項前無古人的實踐和探索,70年來,我們黨沒有拄著別人的拐棍,而是帶領人民應變局、平風波、化危機,跨越多少風險挑戰,征服多少艱難險阻,探索形成一整套卓有成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洞察時與勢,融通“制”與“治”,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可以說,累土不輟,來路成果豐碩;丘山崇成,前路再劃起點。 向著國家治理現代化奮進,仍需在精耕細作中積厚成勢,在砥礪前行中因勢謀遠。環顧世界,我們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趨勢明顯;聚焦國內,我們行至民族復興關鍵一程,有更多“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亟待破解,有更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亟待回應。在這樣的背景下,零敲碎打的改革難以化解系統性矛盾,靈機一動的創新不可能解決全局性問題,唯有制度,是破題之鑰、治理之基。我們需要從治理結構、治理機制、治理理念、治理效率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優化,以制度現代化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 “變者天下之公理也。”國家治理要跟上發展的腳步,制度現代化就必須適應時代的變化。因而,在當代中國的辭典里,“現代化”與“改革”始終緊密相連。從化解過剩產能到清除市場壁壘,推動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從簡政放權到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契合現代化要求;從單純行政手段向綜合運用各種方式方法,推動社會治理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黨的十八以來,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將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眺望復興前路,我們仍要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改革勇氣去克服成長的煩惱、轉型的陣痛,以更加科學完備的制度實現“立治有體,施治有序”。 對世界而言,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無疑是振奮人心的。盡管現代化發軔于西方,但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巍然屹立東方的中國,不僅意味著一個發展中大國崛起給世界創造無限發展機遇,而且充分證明了一個道理:各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所謂“終極模式”根本就不存在。“治國者,圓不失規,方不失矩”。正是因為打破照搬照抄的沖動,從實際出發探尋自己的道路,才使中國注定成為創新人類文明發展模式的重要參與者。 浩浩蕩蕩的長江水,礁石險灘擋不住其奔騰向前。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新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近14億中國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邁向強國之治,中國充滿活力的制度文明與治理轉型,必將成為21世紀人類影響最為深遠的變革。 |
相關閱讀:
- [10-21] 受閱戰士回福州母校 國旗下講話很動情
- [10-21] 財經觀察:全球經濟經歷“秋寒” 多邊合作更顯可貴
- [10-21] 一個移民村鎮的破繭成蝶——閩寧鎮從“昔日干沙灘變為今日金沙灘”的故事
- [10-21] “讓技術長在泥土里”——我國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成果豐碩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