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丝袜视频高清中文字幕,最刺激的欧美三级网站,在日本看免费XXXXXX,久久成人人电影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 正文

人民要論:塑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2019-10-18 16:09:50?董雪兵 李霽霞 史晉川?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李雅蘭  

內容提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呈現開放合作程度加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效率與公平并重的新特點。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增強區域內生發展動力,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區域差異大、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改革開放以來,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我國區域發展出現一系列重要變化、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促進了各地區經濟普遍發展,縮小了地區間發展差距。梳理總結這些變化和成就、特點和經驗,有利于深化對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認識,推動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區域協調發展成效顯著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黨就提出優先發展內地、平衡布局生產力的思想。改革開放后,東部沿海地區通過設立經濟特區、開放沿海城市,吸引國外資金和技術,加快對外開放步伐,推動我國綜合實力在較短時間內得到較快提升。上世紀末,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與之前的東部率先發展戰略一起構成我國的四大板塊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

經濟總量大幅提升。1978年以來,區域經濟總體保持較快增長。1978—2017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分別達到11.4%、10.4%、10.4%和9.0%,呈現東部地區領跑、各區域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推動下,東部地區生產總值2005年首次突破10萬億元,2016年突破40萬億元;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均于2011年超過10萬億元,并于2016年超過15萬億元;東北地區生產總值2012年首次超過5萬億元。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按不變價格計算,2017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經濟總量分別增長了66.9倍、46.0倍、46.6倍、28.2倍。

發展差距不斷縮小。我國區域發展差距經歷了一個由擴大到縮小的過程。改革開放之初,東部地區一馬當先,在經濟發展上保持領先地位。2000年以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區域發展差距不斷縮小。從經濟增長速度看,西部地區2007年首次超過東部地區;2008—2011年,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速整體加快。從地區生產總值看,中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趨于穩定,區域經濟呈現多頭并進的發展格局;反映各區域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整體相對差異水平的變異系數,由2003年的0.44下降到2017年的0.318。黨的十八大以來,按不變價格計算,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分別為7.2%、8.2%、8.5%和6.1%,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速度領先于東部地區。從城鎮化率看,各區域城鎮化水平更趨平衡。

協調性日益增強。各區域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大力加強薄弱環節,呈現增長較快、結構優化、協調性增強的良好態勢。東部地區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核心區和增長極,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經濟圈成為引領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三大引擎。中部地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工業拉動作用明顯,近年來現代裝備和高技術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打造了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和產品。西部地區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近年來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有效助力西部地區發展。東北地區加快發展步伐,加大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重要林業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機械工業和醫藥工業基地的功能和地位不斷提升。

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特點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外部環境、基礎條件、發展動力等發生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呈現一些新特點。準確認識和把握這些新特點,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層次和境界邁進。

開放合作程度加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推動沿海、內陸、沿邊地區協同開放。東部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繼續走在前列,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掛牌運行,設立雄安新區,啟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中西部地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不斷釋放發展潛力,特別是加快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合作協議。東北地區充分利用其東北亞核心地帶優勢,加強對外經貿往來,遼寧沿海經濟帶、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黑龍江沿邊經濟帶開放步伐加快,大連金普新區、哈爾濱新區、長春新區、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園、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等重點開發開放平臺正在加快建設。

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我國產業布局在空間上存在差異。黨的十八大以來,西部、東北、中部、東部四大板塊合作聯動日益增強。東部地區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階段變化騰籠換鳥,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等成為經濟發展的亮點。中西部地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與區位優勢,逐步調整區域間產業布局,加快產業整體轉型升級。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地位逐漸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先進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點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一些大型電子信息企業在中部地區完成產業布局,一些省市努力搶占新經濟新動能培育構建的制高點。東北地區重點企業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裝備水平顯著提升,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成果顯著,傳統優勢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大型水輪機組、大型風電機組、大型核電機組、高速動車組、高檔數控機床等在東北實現國產化,其中高檔數控機床產量占全國的1/3。

效率與公平并重。在區域協調發展中,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通過營造寬松便捷的準入環境、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實現資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與平等交換,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與發展活力,提高空間要素配置效率。同時,針對一些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發展條件不利的客觀實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老少邊窮地區發展,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增強欠發達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為突破口,建成一大批重點工程,增強西部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堅決守住生態紅線,改善欠發達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培育地方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成就

新時代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是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舉措。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增強區域內生發展動力,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促進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深度融合。以區域空間資源的合理保護和有效利用為核心,從資源保護、要素統籌、結構優化、效率提升等方面入手,將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區域納入國家層面統籌規劃、整體部署,優化生產要素的空間配置和流動,形成區域互動、城鄉聯動、陸海統籌的發展格局。具體來說,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為引領,以西部、東北、中部、東部四大板塊為基礎,促進區域間相互融通補充,建設形成以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發掘各地區比較優勢,明確發展定位,形成合理的專業分工格局和經濟發展圈層,以產業發展提升區域的內生發展動力,夯實區域協調發展的基礎。發揮人才的創造力和能動性,通過人才的跨區域流動,形成均衡協調的產業、人口、資源空間布局。

以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要完善托底性社會保障政策,打好脫貧攻堅戰,以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以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加強公路、鐵路、航空、通信、電網、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加快改善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保障貧困群眾在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等方面的需求;建立健全欠發達地區的自我造血機制,激發地區發展潛力,提升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新型城鎮化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與人口分布更加均衡的有力抓手,也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動力。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要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圍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區域優勢互補、城鄉融合發展。應加快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建以城市群為主體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發揮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和中小城市的吸引集聚作用,著力解決城鄉要素流動不順暢、公共資源配置不合理等突出問題,大力消除影響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引導產業、人才等資源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有序流動。

完善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保障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努力創造各類企業平等競爭、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積極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政府應在市場維護、市場引導、市場培育等方面更好發揮作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彌補市場失靈,充分激發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發展與創新的活力。統籌各級各類發展規劃,推動國家戰略規劃、跨地區戰略規劃、區域性戰略規劃銜接有序、配合有效,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加強區域間的合作與聯動,形成區域發展合力和新動力。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18日 07 版)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