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了昨天的報紙嗎?”
“看了看了,《羊城晚報》上說人工智能將進入應用落地爆發期,好期待咱們鎮上以后會變成怎么樣。”
“不知道今天又會有什么樣的熱點出現呢。”
金羊網訊記者周聰報道:3月12日上午,連日的烏云被一掃而空,久違的陽光灑進校園。清晨時分,在揭西河婆中學校園內,幾名高三學生邊走向教室邊討論著全國兩會的新聞報道。在河婆中學每個高三教室內,每天都會準時出現兩份《羊城晚報》。讀報已成為每個河婆中學高三學生的習慣。
“讀報讓我明確未來的方向”
高三(3)班的張李希,是一名理科生,兩會期間每當報紙送到班上,他總是第一個翻閱,尋找關于人工智能的報道。說起人工智能的話題,平時靦腆的他會變得滔滔不絕。
“最近,人工智能、AI成為了兩會熱點,我真的很興奮。”張李希告訴記者,最近兩年,通過報紙,他了解到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人臉識別、AI應用等新科技讓張李希沉迷不已。作為理科生的他早早就定下目標,以后要在大學進行相關專業的學習。
說起對人工智能的沉迷,張李希表示是受到舅舅的影響。“舅舅是一名通訊類的工程師,從事開發工作。平時跟舅舅一起讀報、交流,讓我了解了許多人工智能方面的發展。我要像舅舅一樣。從事人工智能相關的工作,成為一名工程師。”
對于行業的發展,張李希了解了很多,在他看來,雖然現在國內人工智能等發展飛快,但是行業人才卻比較缺乏。他認為這是一個機會:“未來社會對人工智能的人才需求量一定很大,人工智能相關專業一定可有大施拳腳。”
與張李希不同,作為家中的姐姐,陳其琿和蔡曼妮關注的則是教育公平的話題。陳其琿說:“現在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仍然很不均衡,與廣州、深圳相比,揭西的教育資源十分匱乏。”她告訴記者,化學課的實驗本來是鍛煉學生動手實操能力的,可是因為化學材料的缺乏,根本沒有辦法讓每一個學生動手實踐。“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旁觀,而且在開設實驗課方面,也是屈指可數。”陳其琿表示,一個學期下來可能只有5節化學實驗課。
蔡曼妮則表示,希望鄉村圖書館能越來越多,讓鄉鎮的孩子們也能體會到“全民閱讀”代來的樂趣。
“讀報讓我緩解壓力”
揭西河婆中學副校長劉移書告訴記者,現在《羊城晚報》已成為高三學生最喜愛的報紙。“近年來,我們與《羊城晚報》開展公益贈報活動,我們的高三學子獲益良多。現在25個高三班,每個班都有報紙,每個高三學生都能通過報紙了解時事,增長見聞。對學校、對學生的幫助很大。”
在高三(1)班的李春麗看來,讀報不僅能增長見聞,還能緩解壓力。“大家都知道,高三的生活總是比較匆忙,可以說是爭分奪秒,而在這種學習壓力下,閱讀《羊城晚報》是我們學習之余一個很好放松的途徑。”
因為課余時間不多,李春麗說自己一般重點閱讀時事新聞,了解最近社會的動態。“《羊城晚報》為我們這些山區孩子打開了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戶,讓我們在讀圣賢書的同時也能邊聞窗外事。
“我特別喜歡《羊城晚報》中的‘人文周刊’系列。”陳其琿說:“從中我可以獲取豐富知識,不僅可以將一些優美的語句應用到作文中去,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暫時放下內心的煩躁。”讓陳其琿印象深刻的是最近“人文周刊”刊登的一篇文章——耿艷菊的《薔薇一樣美的日子》——“我也要像花兒那般燦爛、充實、拼搏,才能不后悔、不失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