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大聲疾呼: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于是,鄧小平帶領中國人民主動打開國門,中國經濟走上繁榮發展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笔聦嵶C明,改革開放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在國際社會贏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贏得全世界的尊重和掌聲。將來,改革開放仍是中國實現國強民富的“法寶”。 市場化改革持續推動中國生產力發展。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是市場作為資源配置手段的地位不斷提升的歷程?;仡欀袊?0年改革的經驗,最核心的一條就是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正是因為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勞動積極性才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改革之前,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幾乎所有生活物資都要憑票供應,推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短短幾年農村就實現大豐收,并倒逼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市場化帶來的人民群眾創造財富的積極性不可估量。正是因為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國家創新創業活力迸發,40年來中國的經濟體量呈幾何級數增加,尤其是民營企業從無到有,對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已超過一半。在創新方面,民營企業的專利申請量遠遠超過國有和集體企業,這些都是市場經濟的成果。在當今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中國仍然要頭腦清醒地堅持市場經濟。互聯網和大數據只有與市場相結合,才能發揮出最大作用,才能有效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以對外開放融入世界經濟,實現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共同繁榮。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已為古今中外的發展實踐所證明。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經濟加速融合的當今時代,只有打開國門搞建設,把一國發展置于廣闊的國際空間來謀劃,才能獲得推動發展所必需的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人才乃至機遇和理念,才能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創造更多社會財富。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是對外開放不斷深化的40年。尤其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深度融入世界市場和經濟全球化潮流,推動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40年來,按可比價格計算,中國GDP年均增長約9.5%;以美元計算,中國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4.5%;40年累計使用外商直接投資超過2萬億美元,累計對外直接投資超過1.3萬億美元。中國已經由貧窮落后大國成長為GDP總額超過10萬億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在實現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目前,中國已經成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均在30%以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發動機”。 展望未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將繼續向前。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是新時代推動中國經濟新發展的需要。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開放開啟新征程。新時代的中國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敢“涉險灘”、敢啃“硬骨頭”,必須主動敞開胸懷,實現改革開放新突破,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發展潮流。今年3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在序言中的“革命”“建設”后加入“改革”二字,將“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修改為“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明確釋放出中國將繼續深化改革的信號。今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演講中,宣布了中國將擴大開放的一系列措施,并強調“將盡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為中國打開對外開放全新局面指明了路徑。同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這些重大舉措清晰地表明,歷經改革開放40年后的中國,更加具有開放合作、機遇共享的寬廣胸懷。今后,中國將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進一步推動以市場化和法治化為導向的全面改革,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并與世界各國共享繁榮。(作者張茂榮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
相關閱讀:
- [ 10-20]稅企共譜改革芳華
- [ 10-19]八閩扶貧改革實踐
- [ 10-19]【改革開放看吉林】著力優化發展“軟環境” 長春構建政務服務改革新模式
- [ 10-19]三明: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
- [ 10-19]石獅:“小政府 大社會”綜合改革試驗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